-
上海市東方醫院三級甲等
我們的醫院: 上海市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始建于1920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南北兩址,分別位于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世博園區,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000張。 我們的中心: 眼部整形美容中心是上海東方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是具安全整形理念的技術精湛、設備、人才實力雄厚的醫療美容整形機構。中心秉承三甲醫院的質量水準、結合國際化管理服務體系,下設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膚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復中心 / 中歐整形技術交流中心,為廣大愛美女性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和安全塑美體系。安全低事故,在業界享有較高口碑。 我們的規模 中心坐落于上海市上海浦東新區即墨路150號,診療面積160000平方米,采用全套環保裝飾材料,環境舒適典雅。五個專業診療中心,不同規格的住院休息室,可滿足不同需求的求美人士。醫療設備總價值 數千萬,獨創“醫美安全保障體系”,著力打造一體化聯合診療服務,讓您安全和效果更! 我們的結構 一個高級公立機構:醫學美容整形中心; 兩個診療區:“醫學美容整形中心”和“健康管理體檢中心”; 三個世界高端美容激光廠家(美國科醫人、以色列飛頓、美中互利)中國區臨床教學培訓基地; 四個榮譽機構:上海市涉外定點醫療醫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教學點,微笑列車唇腭裂矯治項目定點醫院; 五個中心:整形美容中心 / 注射微整形中心 / 皮膚激光美容中心 / 畸形修復中心 / 中德整形技術交流中心 我們的團隊 中心匯集了中國整形界先進、激光美容全國美學設計組、微創精雕權威等一批技術精湛的國內整形精英。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數十名,一支以博士和碩士為主體的專業整形外科、注射美容、激光醫學、毛發移植、口腔美容專業醫療隊伍,作為上海市涉外定點醫療機構,重視科技創新,積極開展與國際高端整形美容機構和權威美學設計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且與韓國首爾大學形成戰略聯盟,長期邀請韓國、美國、臺灣、英國等國際著名整形美容美學設計進行學術交流會診。 我們的力量 中心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0名,中級職稱人員15名,博士學歷5人,碩士學歷2人,國內外特邀知名美學設計10余名;醫生中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人員占80%以上,護理人員全部為大專或本科以上學歷。 我們的科研 中心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擁有國家多項專利技術,如“微創內窺鏡動感隆胸”“神經阻斷法瘦小腿”“360°環周/淺表吸脂塑形減肥術”“內窺鏡除皺”“5S個性化鼻雕“ 等。且2013年5月26日由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委員會授權,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主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隸屬醫院-上海東方醫院醫學美容整形中心承辦的‘2013·內窺鏡與微創技術在整形美容外科中心的應用與推廣暨鼻微整形學習班’,在上海東方醫院核磁共振三樓學術報告廳正式開班授課。 我們的理念 恪守對醫療技術“精益求精、追求好”的高標準要求,秉承“安全誠信,健康塑美”的服務理念,時刻牢記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將顧客的安全和健康作為美麗的追求,以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為核心,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細節,為顧客再塑好人生。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特色醫學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5醫院)二級
上海455醫院院建于1937年,前身為上海市濟民醫院,1994年由原空軍上海第一醫院、第三醫院合并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開展36個專業,30個科室,800張床位,2011年醫療毛收入7億元,年收治病人2.1萬人次,門急診量46萬人次,年手術量9000余例次。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擁有AMI導融共振治療儀、PET-CT、核磁共掁、DSA、全身伽瑪刀、60余臺進口血透機等一大批現代化的診療設備,醫療設備總值達到2.5億元,醫院先后出色完成了援外維和、抗震救災、抗雪救災、奧運安保、世博安保等重大保障任務。 ? ?醫院有甲狀腺科、面癱科、骨科、中醫腫瘤科以及精神科和皮膚科等科室、全軍胸部腫瘤診療中心、全軍網絡醫學服務中心,南京軍區腎臟病研究所,上海市長寧區婦科重點專科,婦科、男科、試管嬰兒為上海市特色專科,上海市長寧區臨床優勢專科等重點專科。同時,還擁有內鏡診療中心,腫瘤一體化治療中心,介入治療中心,生殖醫學中心等一批前沿學科。全院共獲得各類成果17項,其中軍隊二等獎以上3項;全軍立項課題4項,受軍區資助課題56項,地方省部級資助課題共計71項,1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共計資助經費達800余萬元。發表SCI論文20余篇,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10項。為配合科研工作的開展,醫院投入500萬元,建成了國家級的中心實驗室。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門診部(上海針灸經絡研究所)三級
上海針灸經絡研究所(簡稱針研所)成立于一九五八年,是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和上海中醫藥大學下屬的研究機構,也是我國最大的針灸醫學研究機構之一。為了促進科研與臨床的緊密結合,2002年與岳陽醫院合并。 上海針灸經絡研究有一支在臨床、教學、科驗等方面能力較強的針灸專業技術隊伍,其主要任務是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研究針灸治病的規律及其作用原理,以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針灸醫學。擁有針灸免疫研究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針灸神經、泌尿研究室,針灸文獻研究室,及針灸中藥效應研究聯合實驗室,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0余項,市科委課題10余項,及其他部市級、局級課題50余項,獲各類科技成果獎50余項。 上海針灸經絡研究十多年來,針研所已培養針灸學博士30名,碩士50余名,在站博士后3名。同時,是中國針灸學會實驗分會掛靠單位,還承辦了《上海針灸雜志》、《針灸推拿醫學》(英文版)雜志。 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設有"針灸科"、"推拿科"、"中醫內科"和"康復科"以及"特需門診"。是"上海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中國上海國際針灸培訓中心臨床實習基地"。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共同申報,并被批準為"上海市針灸推拿臨床醫學中心"建設單位。針研所對免疫、內分泌、神經、運動、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疾病的針灸療效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對針刺治療某些免疫性、內分泌性疾病和各種疼痛性疾病有明顯效果。臨床上逐步形成以針灸為主結合中西藥、現代針灸儀器等綜合手段治療中風后遺癥、潰瘍性結腸炎、慢性排尿障礙(尿道綜合癥、尿失禁)、耳鳴、耳聾、帕金森氏病、震顫麻痹、腦萎縮、精神神經癥、頸腰椎病、肥胖癥等的業務特色。 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經市衛生局批準"中醫針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專科"為上海市特色專科,另設有中風專科、尿道綜合癥專科(該項目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向全國推廣的項目)、頸椎病專科。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西院三級甲等
經國資委批準,2004年12月31日,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京原路的原中鐵建總醫院從企業中分離,整體劃轉,并入北京朝陽醫院,成立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是石景山地區唯一一家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京西院區依托朝陽醫院本部強大的學術學科和人才資源優勢,資源共享,科室設置齊全,擁有一批高水平的醫療知名專家、學者與學科帶頭人。在高水平綜合醫院基礎上,突出專科特色,重點打造呼吸中心、心臟中心、重癥監護中心、急診中心、職業病與化學品中毒救治中心等優勢學科和干部綜合科、腦病中心、腎病中心、肝膽中心等特色科室。同時,承擔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功能。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始建于1952年,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是新中國成立后,由黨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建院初期,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醫院親筆題詞。毛澤東主席特別題詞“減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957年3月,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我國政府,周恩來總理來院參加了移交儀式。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命名為“北京友誼醫院”。 目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已發展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北京市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醫院設有西城院區和通州院區,其中西城院區位于首都核心區,通州院區位于城市副中心。 北京友誼醫院建設規模31.07萬平方米,其中西城院區建設規模19.4萬平方米,通州院區一期建設規模11.13萬平方米。醫院現有職工4400人,其中研究生導師15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23人,國家級和北京市級專業委員會主委、副主委及核心期刊主編、副主編84人。目前兩院區共開放床位2300張,年門診量336萬人次,年出院患者9.3萬人次。北京友誼醫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可實現住院患者全國異地醫保持卡結算,也是全國最早承擔干部保健及外賓醫療任務的醫院之一。 醫院綜合優勢明顯,專業特色突出,共有臨床醫技科室54個。消化和泌尿系統疾病診治,肝、腎移植,腎內血液凈化,熱帶病和寄生蟲診治以及中西醫結合是醫院的專業特色。2014年10月,醫院獲批成為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18年牽頭成立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消化內科學科協同發展中心。 近年來,醫院的醫學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學科架構日臻完善,支撐平臺不斷強化,綜合優勢逐漸凸顯。醫院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8個,博士點27個,碩士點31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17個,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基地4個,“揚帆”重點專業7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北京市研究所4個,醫學轉化中心1個,還擁有支撐臨床研究發展的國際標準化臨床研究質控平臺、ISO9001認證生物樣本庫和多中心互認醫學倫理平臺與研究型病房。醫院與海外院校長期保持學術交流合作,接待國外專家學者短期交流以及留學生來院參觀見習。自2005年起,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已資助北京市14批次共231名中青年科技人才出國前往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學習深造。 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誼醫院作為全國和北京市醫藥衛生改革綜合試點單位,率先實現“兩個分開、三個機制”的改革試點。2016年4月,受北京市政府和平谷區衛計委的委托,北京友誼醫院對平谷區醫院以“區辦市管”為模式進行管理。2019年7月,北京友誼醫院順義院區主體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同年12月,通州院區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醫院先后于2017年4月8日和2019年6月15日啟動了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和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堅持“醫療改革與提升醫療技術質量相結合,與改善患者就醫感受相結合”。 多年來,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在推進醫療改革、改善醫療服務、提升醫療質量、創新驅動發展、落實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大膽改革,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整體社會評價在全市及全國醫院中名列前茅。在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評價等級A+,北京友誼醫院在參評的全國2398家公立醫院中排名第19。在北京市醫療服務能力管理綜合排名和北京市屬三甲醫院績效考核中,北京友誼醫院連續多年位居前三甲,醫院消化內科、普外科在全市重點專科排名中位列第一。醫院曾先后兩次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曾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首都勞動獎章等榮譽,多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光榮稱號。 建院以來,北京友誼醫院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在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和市醫院管理中心的領導下,醫院堅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弘揚“仁愛博精”的院訓精神,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努力實現患者信任,職工幸福,醫院發展,黨和政府放心。未來,醫院將以國家消化學科群為戰略學科,整合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傳統特色學科、有發展潛能的優勢學科,發揮醫院綜合實力,創新驅動發展,努力把醫院建設成為國家級醫學中心,形成職工共同追求的友誼夢,為首都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6醫院)三級甲等
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醫學訓練、健康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北京市首批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第四軍醫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市狂犬病免疫預防定點醫院。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三級甲等
解放軍第309醫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由南京軍事學院附屬醫院、第四十一醫院和第三一五醫院組建而成的。組建之初,隸屬解放軍總醫院。1960年11月醫院劃歸總后直接領導。2004年5月,并入解放軍總醫院。 經過47年的建設和發展,解放軍第309醫院現已成為北京市西北郊唯一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院長劉希華。醫院全軍結核病中心,已通過總部申報結核病研究所考評移植醫學中心累計已實施腎臟移植1420例、肝臟移植186例,并成功完成心臟移植、肝腎、胰腎聯合移植和造血干細胞移植。 醫院骨科、普通外科、肝膽外科、消化內科等學科在軍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神經疾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個專科列入解放軍總醫院臨床醫學專科中心。 醫院占地74萬平方米,先后被評為北京市花園式單位,首都文明單位,國家級愛嬰醫院,是第四軍醫大學、天津武警醫學院等院校的教學醫院,是北京市首批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海淀區“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在抗擊“非典”工作中,醫院被中組部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醫院黨委被授予“全軍先進黨組織”稱號。2005年5月,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目前,醫院展開床位1000余張,醫務人員1200余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30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生導師5名,碩士生導師20余名。 醫院擁有1.5T核磁共振、16層螺旋CT、數字胃腸機、血管造影機和數字X線照相機等國際頂級醫療設備及經皮電視腹腔鏡、醫用直線加速器、頭部及體部X刀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總值1.6億元。手術室全部為百級和負壓標準。無菌層流病房、血液凈化病房和重癥監護病房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醫院實現了數字化遠程教學、交流和會診。醫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奉行“病人至上,質量第一”的原則,面向社會,服務軍民,竭誠為軍內外求醫者提供一流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鐵路總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鐵路總醫院),毗鄰北京中華世紀壇,原為鐵道部北京鐵路總醫院,創建于1915年,1989年通過全國首批三級甲等醫院評審,為北京市屬綜合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腫瘤醫學院、北京大學第九臨床醫學院、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腫瘤研究所及北京世紀壇醫院醫聯體理事單位。 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占地面積7.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余萬平方米。設有54個臨床科室、8個醫技科室,DRG評價學科齊全。編制床位1100張,在職職工約2500人,高級職稱專家300余人,碩士、博士和博士后人員700余人,國內資深知名專家近百名。擁有精準定量高端 PET-CT、256排512層高端能譜CT,256層高端iCT、3.0T及1.5T磁共振成像儀、精準定位醫用直線加速器、智能移動機器人DSA等大型現代化醫療設備。醫院多次承擔國際醫療援助、精準扶貧與國內對口援助、大型醫療保障任務,先后榮獲“北京市高危孕產婦搶救指定醫院”、“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會員單位”、“北京市全項目美容整形主診醫師培訓(進修)基地、”“中國胸痛中心”、“中國健促會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百佳醫院”、“雙十佳人民滿意醫院”等榮譽。 醫院重點學科為腫瘤內科、中醫內科、變態反應科、胃腸腫瘤及肝膽腫瘤外科、腹膜腫瘤外科、消化內科、醫學檢驗科。重點發展學科為心血管內科、介入治療科、婦產科、血管外科、結直腸腫瘤外科、神經與精神科、脊柱外科、呼吸內科、藥劑科。淋巴外科、干部醫療科(老年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神經外科、腦膠質瘤科為醫院特色學科。 醫院“十三五” 戰略規劃定位為全面建設“強專科,大綜合”,以“腫瘤”為特色,以急診急救為支撐,各學科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學院型品牌醫院。近年來醫院飛速發展,在夯實基礎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進學科建設、加強人才梯隊培養、完善信息化建設、健全醫院管理體系、推動文化建設,樹立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形成“腫瘤”特色品牌效應,凸顯“強專科、大綜合”的突出優勢。醫院腫瘤科為北京市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建立了涵蓋“腫瘤外科治療(微創治療)、內科治療(化療、靶向治療)、腫瘤營養治療與支持、腫瘤細胞免疫治療、腫瘤介入治療、放射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轉化研究、腫瘤病理”的全方位腫瘤綜合診療體系。在“腫瘤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模式下,全面提升腫瘤診治內涵質量。腹膜癌綜合診治技術國際領先,腹膜腫瘤外科為北京市唯一腫瘤深部熱療和全身熱療技術培訓基地,為經腹膜癌國際聯盟(PSOGI)認證的“腹膜癌國際聯盟中國中心” 以及“歐洲外科腫瘤學會、歐洲腹膜癌學院中國中心”。腫瘤營養代謝調節治療項目獲得 2017年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支持,相關成果獲得 2018年華夏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頭頸腫瘤、骨腫瘤、超低位直腸癌、乳腺腫瘤、腦膠質瘤、兒童實體瘤及淋巴瘤”等腫瘤診治在國內亦形成特色。 醫院在以“腫瘤”為核心發展的同時,其他學科也迅速發展,成績斐然。變態反應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在花粉過敏癥、食物過敏及過敏疑難癥等方面的臨床、科研與國際接軌,形成知名品牌。醫學檢驗科通過CAP認可、校準實驗室的國家ISO175025認可及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淋巴外科是國內首個專業化從事淋巴管疾病診斷與治療的學科,淋巴水腫和乳糜病診治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醫院中醫科依托“大中醫”管理機制快速發展,“中醫內分泌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項目,“中西醫結合神經內分泌免疫重點學科”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為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牽頭單位。“中醫糖尿病”列入北京醫院管理局重點醫學專業發展計劃。中醫骨傷科“葛氏捏筋拍打療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中藥質量評價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主持承擔十三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冠心病介入治療、急性腦梗塞超早期溶栓及血管內治療、肥胖癥及糖尿病手術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及高危孕產婦的搶救治療、老年病綜合評估及高齡病人的麻醉手術治療、腦積水的微創治療、矯形骨科、中醫肛腸”等形成國內知名特色治療。 醫院科研教學齊頭并進。近3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百項,年均獲得科研經費1000余萬。科研項目多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年均發表科研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百篇。圍繞“腫瘤”診療特色,致力于構建腫瘤學科發展支撐平臺。在“CAR-T細胞治療臨床研究、腫瘤治療性疫苗、轉移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創新藥研究、基因診斷”等方面深入腫瘤治療前沿。擁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腫瘤治療性疫苗實驗室、尿液細胞分子診斷實驗室以及臨床合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