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松原市人民醫院1993年12月25日成立,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中西醫結合、院前急救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松原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前郭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松原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是松原市公安創傷定點醫院、市交通創傷定點醫院;是市太平保險、社會保險、人壽保險、太康保險、大地保險等多家商業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松原市人民醫院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多平方米,床位400張,開設循環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胸外泌尿外科、五官科、婦產科、兒科、骨手外科、價入科、特需病房、肛腸科等12個療區,其它科室22個,職工380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30人,專業技術人員結構優化。固定資產8000多萬元。 松原市人民醫院1994年引進日本東芝CT機等先進設備;1996年建立“松原市院外心臟監護救治中心”“松原市遠程醫療可視會診中心”,開展了院外心臟患者全天24小時心臟監護技術,并與上海醫大附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醫院建立遠程醫療可視會診。成立“松原市體外碎石中心”,在本地區成功開展了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 松原市人民醫院1997年自籌資金建造了8700平方米病房樓和4800平方米急診倒班樓,成立松原市介入治療中心,在我市成功開展介入治療,建立了本地區先進的導管室,開展新技術80余項,從此醫院環境得到改善,醫療技術也上了新臺階。 松原市人民醫院2000年引進日本島津7000TX螺旋CT機和德國布魯克0.5T高檔全身核磁共振系統等先進設備,美國惠普尖端影像系統。2001年成立核醫學科,開展核技術臨床應用20項,有6項填補我市空白,2003年組建松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松原市人民醫院2004年在編制不變的情況下組建“松原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搭建120指揮平臺GPS衛星定位系統。引進荷蘭產菲利浦全數字化雙向血管造影機C形臂等先進設備10余臺(套),開展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成形術、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射頻消融術、起博器置入術。成功開展我市第一例冠狀動脈造影,填補了我市空白。 松原市人民醫院2005年在全省“百家醫院聯評”和“醫院誠信系統”創建活動中均獲得較好的成績。在吉林省“醫院管理年”活動評比中獲得地區組第一名。 松原市人民醫院2006年實施“345”醫療“惠民工程”,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做出優惠于民返利于民重要決策。為此醫院支出惠民款近百萬元,緩解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社會問題,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承擔了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被省衛生廳贊譽為“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醫院”。下半年醫院通過融資形式引進日本東芝40排螺旋CT機等先進醫療設備一千多萬元,填置高尖設備20余臺(套)提高了醫院的診斷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在加強醫療管理的同時完善了“臨床路徑”管理,使醫療技術水平得到穩步提高。2006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省衛生廳授予“誠信醫院”。2007年,醫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局的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病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努力為全市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松原市人民醫院建院十四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艱苦創業,采取每年集中精力辦成幾件事的做法,一步步地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健康保健、中西醫結合、急救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預約掛號
-
梅河口市第二醫院(梅河口第二醫院)二級甲等
梅河口第二醫院(骨傷醫院),位于梅河口市西部美麗的山城鎮中心,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綜合性醫院,醫院始建于1950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現有固定資產1600萬元,建筑面積4898平方米,占地面積 9280平方米,醫院擁有門診大樓,骨傷大樓,內、外、婦科療區住院大樓,開放床位150張。在職職工總數243人,其中各類高、中級技術人員81人。初級醫療技術人員100多人。 梅河口第二醫院是梅河口市唯一的骨傷專科醫院,還是梅河口市公安創傷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長春市中醫學院教學醫院。 梅河口第二醫院多年來堅持以人才立院,科技興院,質量建院,服務樹院,效益強院的發展戰略。在人才培養上,醫院有計劃、分科目地送臨床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并經常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定期來院進行手術指導,新技術講座。培訓下級醫生,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現在臨床工作的醫生已全部到過省級以上醫院——白求恩醫大,沈陽骨傷醫院、北京中醫研究所,貴陽頸腰痛醫院學習深造過。 梅河口第二醫院環境優美。院內建有長廓、綠化樹木,病房干凈整潔,設有中、低檔病房,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患者需要。醫療價格收費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醫院患者實行一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的消費。部分疾病治療收費實行最高限價。 梅河口第二醫院率先在全市提出“365天天天開診,24小時時時服務”,醫院實行首診負責制,門診大廳設有導診員,為您就醫提供最快捷的方法。 梅河口第二醫院在以陳長河為首的院班子領導下,狠抓醫院規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實。發揚職工主人翁精神,努力拼搏,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先后獲得了省模范職工之家,省經濟管理先進單位、市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市物價消費信得過單位等稱號。
預約掛號
-
集安市中醫醫院二級
集安市中醫醫院始建于一九八二年,座落于市中心繁華地段(團結路699號),交通十分便利。現有固定資產500萬元,年收入240余萬元,年門診量3萬3千人次。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是一所集中醫醫療、保健、教學、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非贏利性醫院。被國家定為二級乙等醫院,現有職工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8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6名,先后輸送二十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近年來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0余篇,現已被集安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設定為定點醫院,同時也被人壽保險公司、大地保險公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設定為定點醫院。 <br> <br> 集安市中醫醫院現有20多個臨床科室。設有2個療區;外科療區可進行各種普外、骨外科手術及接產工作,內科療區在治療糖尿病、結石病、肝膽疾病及胃腸疾病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得到患者認可。 <br> <br> 集安市中醫醫院現有設備有:進口全身CT機、彩超、高檔B超機、腦彩、陰道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血球計數儀、血流變檢測儀、頸椎牽引機、麻醉機、自動煎藥機、三維腰椎牽引床、體外超聲碎石機、紅外線乳腺檢測機、X光機、自動吸痰、洗胃兩用機、血糖快速檢測儀等設備。 <br> <br> 集安市中醫醫院現有中、西藥物品種較為齊全,急救搶救藥品均已達到標準要求,已將西藥局改造為平價藥房。藥品價格與零售藥店價格持平。我院的辦院方針是:實行中醫特色、體現時代特點、以服務求生存、 以醫術求發展,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需求。
預約掛號
-
安圖縣人民醫院二級
安圖縣人民醫院坐落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腳下安圖縣明月鎮,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康復為一體的,安圖縣境內最大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部命名的愛嬰醫院,安圖縣孕產婦急救中心,安圖縣急救中心,是全縣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政低保救助、公安創傷指定醫院、是省級文明單位、是延邊大學、北華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安圖縣人民醫院擁有結構合理,專業水平高的醫療隊伍,全院304名醫護人員,高級職稱30人和中級醫務人員81人,醫院設有16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和專家門診區,設有開放床位220多張病床。醫院總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醫療用建筑面積2萬3千平方米,綠化面積4千多平方米,擁有布局合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門診綜合大樓、住院樓和急救中心樓。醫院擁有飛利浦全身螺旋雙排CT掃描機、數字攝影DR機、數字X光機、彩色超聲機、腦彩超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凝儀、細菌檢測儀、微量元素檢測儀、腹腔鏡、碎石機,電子胃腸鏡等高科技醫療檢測、治療設備。 近年來,醫院進一步注重新技術、新項目的開發引進,加強醫療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韓國安世醫院結為協作醫院。同時是“衛生部萬名城市醫生支援農村工程”北華大學附屬醫院、吉林省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單位,北華大學醫院專家常年在該院坐診、查房,并親自參加手術,大大提高了醫療技術水平和整體實力。 該院將堅持一切為患者,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一如既往地為全縣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事業服務,以周到、熱情的服務來滿足全縣人民的醫療需求。
預約掛號
-
本溪市第一人民醫院(本溪市骨科醫院)二級
本溪市骨科醫院(本溪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一九四九年,前身由舊中國的早春、博愛、靜波等四家私營醫院合并改造而成,做為我市“老字號”醫院走過了56年風雨歷程,今天已發展成為擁有床位360張,395名職工,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11名,中、高級技術人員146名,16個臨床科室、29個專業學組、10個醫技科室,以骨手科為代表的科系齊全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早在90年代就跨入了省級文明醫院的行列,是本溪市窗口文明建設紅旗單位、AA級衛生模范單位。近兩年來,霍春連院長帶領院班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克服諸多困難,理清發展思路,明確了大專科小綜合的辦院方針,突出重點科系建設,由單純性管理向經營性管理轉變,大力實施醫院各項工作的縱深改革,依靠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建立起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管理模式和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務體系。籌資600多萬元購進了大型診療設備CT、CR、C型臂、彩超、關節鏡等,改造了手術室及病房等基礎設施和就醫環境,提出了以病人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讓人才創效益,讓管理增效益的經營理念,在全院開展了以打造骨傷服務第一誠信品牌為主題的文化建設活動。強化質量管理,完善制度建設,針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改善服務流程,增加收費透明度,實行承諾服務,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本溪市骨科醫院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院。重視醫療護理質量的提高,有規范的醫療制度和完善的院前急救體系。培養了一大批醫德高尚、技術精良的拔尖人才,現有市級學科帶頭人9名,在骨手科特色建設中,除治療各種骨病、骨腫瘤及因創傷引起的骨折外,還開展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肢體延長術、頸椎和椎管擴大成形術、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癱切開、減壓椎弓根針內固定術等多項疑難手術、率先在我市開展膝關節鏡治療各種關節骨膜炎、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及關節游離體、關節內骨折等疾病。手顯微外科更是占居熬頭,其斷指再植、拇指再造、斷腕留植等均填補了我市空白,獲多項科技成果獎,全科醫務人員以其優質的服務打造了我市手顯微外科第一品牌。本溪市骨科醫院將高舉誠信之旗,以創建誠信為民的骨科名院為宗旨,大力開展文化建設,以誠信為基石,加強和推進醫院的醫德醫風工作,促進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讓利于民,取信于民,繼續執行各種承諾制度,為山城人民提供24小時的綠色健康通道,把誠信做為醫院發展的內涵,變為員工的自覺行動,為創建和諧和社會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預約掛號
-
本溪市鐵路醫院二級
本溪市鐵路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位于本溪市平山區迎春街25號,始建于1909年,2004年從鐵路移交地方,隸屬于本溪市衛健委。醫院占地面積11975平方米,設床位320張,全院現有職工472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44人,中級技術人員161人。市鐵路醫院是本溪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及特種病門診定點醫院,同時是沈陽鐵路統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醫院下設門診部、住院部、體檢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個沿線衛生所。門診開設內科、外科、婦科、中醫科、口腔科、皮膚五官科、高血壓門診、血液透析科、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功能科、免疫三氧血療室等20多個科室。住院部設有5個內科病房、3個外科病房和1個婦產科病房。擁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血球計數分析儀、飛利浦雙層螺旋CT機、日本島津1250X光機、CR機、美國惠普彩超儀、動態心電圖機、腦電圖機、多功能麻醉機、胎心監護儀、動脈硬化檢測儀、骨密度檢測儀、日本奧林巴斯腔鏡系列、宮腔鏡、腹腔鏡等大型尖端設備300余臺(件)。 醫院結合自身發展需求,以科技興院為先導,不斷提高醫療護理整體水平。目前內科進行呼吸、循環、消化、內分泌、腫瘤內科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并率先在本溪市開展了“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連續五屆被衛生部腦防辦授予該技術協作醫院。2014年醫院先后與北京阜外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省腫瘤醫院開展技術聯盟合作,定期請專家團隊來院坐診,同年,醫院成為國家十二五“難治性高血壓診斷與治療研究”課題成員單位,為入組的4000余名患者提供3年免費藥物治療、健康指導及跟蹤隨訪。外科成功開展普外、膽道外科、肛腸外科、骨外、疼痛科、腫瘤外科等手術綜合治療。幾年來,醫院逐步將微創技術、無痛的理念廣泛應用于各種復雜、疑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醫院被評為世界疼痛醫師協會中國分會協作醫院,于外三科開展了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介入治療、拇外翻溫氏微創治療,使醫院骨外和疼痛外科診治水平不斷提高。外一科應用腹腔鏡微創開展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等,引進微創無痛技術,治療各種肛腸疾病,同時開展無痛胃腸鏡、無痛電子肛門鏡等檢查項目。外二科開展經尿道前列腺增生等離子雙極電切術,微創治療前列腺增生效果顯著。婦產科引進宮腔鏡、腹腔鏡等先進設備,先后開展了微創無痛技術系統診治子宮內膜息肉鏡下摘除、瘢痕妊娠殘留物取出術等各種婦科疑難疾病,應用腹腔鏡微創技術開展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宮外孕等手術治療,并在全市率先開展了無痛分娩和免費催乳服務。2011年,中醫科引進純中藥制劑針藥聯用技術系統治療各種風濕骨病均取得顯著療效。佰年健康體檢中心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施齊全,設置各檔位20余套健康體檢套餐,配置了先進的客戶健康管理軟件,實行完全“醫檢分離”模式,體檢全程實現信息化管理,并在我市率先推出了個性化精準用藥基因檢測及遺傳病基因檢測,推出慢性病的風險篩查套餐,重點突出差異化,專業性。體檢后實行科學的健康管理,為客戶終身保存健康檔案,體檢客戶可通過關注體檢中心公眾號,通過身份證驗證獲取歷次體檢數據,為客戶就醫及咨詢提供保障。佰年健康體檢中心銳意進取,不斷創新,曾多次獲勝省市“巾幗先進集體”、“優秀服務品牌”、“青年文明號科室”、“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打造本溪市健康體檢服務品牌。醫院的崔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秉承“社區為家,健康為民”的服務宗旨和理念,不斷強化業務水平,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以愛心、熱心、誠心,為轄區8萬多名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衛生服務,成為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的一面旗幟。 多年來,本溪市鐵路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走科技興院、人才立院、管理強院、以德治院之路,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多次獲得省“誠信服務杯”先進單位,并榮獲遼寧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等,深受山城百姓的稱贊。
預約掛號
-
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本鋼總醫院三級甲等
本鋼總醫院系國家級三級甲等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是本溪市首家成功開展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冠狀動脈造影+PTCA+支架術、腎臟移植手術的醫院。醫院始建于1916年,近百年的風雨歷程使本鋼總醫院從兩個診所、5名醫生、45張床位發展為今天設施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急救、康復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 本鋼總醫院現有床位1350張,醫院在職員工1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00余人,有19位專家被中國醫科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有5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臨床一級學科,下設34個臨床二級科室,其中心內科、泌尿外科為本溪市臨床重點專科,11個臨床二級科室被確定為中國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醫院還設有放射線、CT、MR、檢驗科、功能科、藥學部等醫技科室11個;同時,醫院擁有機構完善的預防系統和功能完備的大型綜合門診部及專科門診:其中中心門診位于新建成的外科綜合樓,設專家診區、內科診區、外科診區、婦產科診區、兒科診區、口腔科門診、耳鼻咽喉科門診、眼科門診和環境舒適的輸液大廳;北地門診設有糖尿病、乳腺病和腎病等治療專科。 醫院投入巨資先后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美國GE公司Signa HDx1.5T核磁共振、美國GE公司64排128層螺旋CT,瑞典醫科達圖像引導型中能直線加速器,美國柯達CR數字排片系統、DR數字排片系統、乳腺攝影機、數字胃腸透視機、日本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荷蘭飛利浦V-5000血管造影機等一批現代化醫療設備,目前,醫院設備資產已達1億8千萬元,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高新科技攻關和高新技術項目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帶動了醫療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和利用,為臨床診斷的高效、準確和患者的檢查治療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進入21世紀的本鋼總醫院,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心門診、外科綜合樓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吸納了中外醫用建筑的先進經驗,建成不久,即獲得了“魯班獎”的提名,填補了本溪市建筑工程獲得國家級獎項提名的空白。2010年10月,本鋼總醫院外科綜合樓入選“山城十大新建筑”。 多年來,本鋼總醫院始終堅持從患者利益出發,改革措施相繼出臺:2007年,成立全市最大的中心門診;2008年1月26日,全市第一家無假日門診在本鋼總醫院正式啟動。2008年8月,開設方便門診;2009年1月1日,中心門診開設專家專病門診,以往專家深處于病房的局面得以打破。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各科系65名專家親臨門診一線坐診,專家集群優勢得以凸顯; 2009年10月1日起,中心門診實現網上、電話預約掛號;各種為方便患者而采取的就醫流程再造工作更是不間斷地展開著……2014年伊始,又開啟了系列大型義診活動的序幕。在每個月第一個周六開展甲狀腺、乳腺、前列腺疾病、兒科專業化治療大型義診活動;第二個周六開展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活動;第三個周六開展骨科疾病(關節、脊柱、創傷)微創治療活動;第四個周六開展婦產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大型義診活動。不定期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坐診,同時為廣大患者提供“免收掛號費,相關輔助檢查8折優惠”的診療優惠,滿足了患者“休息日”也能找到專家問病和專科專病科學系統治療的就診需求。 銳意改革與不斷創新的本鋼總醫院憑借科學理性的發展目標,和諧奮進的團隊意識,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求真求實的實干態度及其最大限度地為百姓服務的終極目標,先后獲得衛生部、健康報頒發的全國“醫院改革創新”獎、“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榮譽稱號。 本鋼總醫院秉承“科技興院、質量強院、嚴格治院、勤儉辦院”的辦院宗旨,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勇開風氣之先、不斷開拓進取!
預約掛號
-
營口市第四人民醫院二級
營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是營口地區唯一一所市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承擔著營口地區的精神心理科疾病的治療、康復、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的任務。始建于1963年,現開設床位270張,擁有職工171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44人、初級職稱77人,設精神科、心理科、門診及病房、功能康復活動中心、臨床檢驗科、心理CT、器械科等科室。幾年來,營口市第一專科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創建誠信醫院的辦院宗旨,呈現勃勃生機。 團結戰斗的院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務實、廉潔、高效的領導集體,他們把實現職工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及落腳點,把提高醫院的服務功能作為工作日標、醫院管理逐步從經驗管理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每一次理念上的升華,都帶來了發展上的飛躍。 拓展提高的醫療業務,營口市第一專科醫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次邀請本學科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我院講學,派出多名醫務人員到北京、上海等地進修學習,使醫院的醫療技術更加逼近精神科學術前沿。為了適應社會需要,營口市第一專科醫院提出了“做精精神科、做強做大心理科”的發展戰略,派出多名心理治療師參加北京的中美、上海的中德精神分析培訓班。改建了心理科、病房、增設了心理康復設備。新進一臺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等化驗設備。 以人為本,倡導親情化服務。營口市第一專科醫院的醫療用房為六十年代的建筑。2003年以來,我院先后投入資金,進行室內外裝修,改造后住院環境整潔明亮、院容院貌煥然一新。“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打造誠信醫院”是醫院的辦院宗旨,一切服從服務于病人的需要,人文關懷是我們在服務中一直遵循的理念。免費發放生日蛋糕、鮮奶、面包、雪糕等,送去了親人般的關懷。 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院黨總支以十六大精神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黨衛生工作方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院方向,不斷加強和促進醫院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培育了新動力。而今,一個“環境園林化、條件舒適化、病房家庭化、服務人性化”的精神心理專科醫院,正成為濱城人民滿意的心理康復樂園。
預約掛號
-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三級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原是一所鄉鎮級衛生院,經過近20年發展建設,現已成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是大醫附屬一院技術協作醫院;遼寧醫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遼寧省醫保異地結算醫院;市級醫保、新農村合作醫療、大連鐵路醫保定點醫院。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座落在渤海之濱,月亮湖公園東側,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3000平方米,主樓高22層,設計病床800張。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醫院。 新建營口開發區中心醫院,是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區政府,為了適應醫院發展,進一步改善開發區醫療衛生大環境,促進改革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一項關注民生,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在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熱情關愛下,投巨資1.8億元人民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緊張施工建設,一所座落在渤海之濱、月亮湖公園東側,商居最佳地段,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1340平方米,主樓高22層,安放床位800張,造型別致,科系齊全,服務功能完善,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一所現代化高標準醫院竣工落成,于2008年6月25日正式開業。對原本發展勢頭強勁的開發區中心醫院如虎添翼,開啟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醫院環境優美,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工程。4萬平方米綠化帶,種植奇花名樹上千種;假山景點、林間甬道、休閑健身,為病人營造療養散步活動空間。做到春有花香、夏樹成蔭、秋見鮮果、冬雪呈青的四季景色,成為開發區一道靚麗的風景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所花園式的醫院。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大了人性化服務和人文關懷服務性設施建設。門診大廳寬敞明亮,各科室標識醒目規范,一目了然,有15名導診員合理分布,進行“一站式”服務,電梯、扶梯接送病人,達到迅速分流,讓病人感到快捷、方便;凈化手術室11間,手術室外廳設多個分割式家屬候等室,內有沙發、茶幾,墻上懸掛電視,使家屬有安全、舒適感;標準病室設施完善,設床3張,有獨立衛生間、衣柜、床間有床簾相隔,保護病人隱私;每個病區設專職護理員,全天候為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護理,讓病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了提升新醫院設備水平,經過3年時間在省、市、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區政府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型醫療設備434臺套;設備總值1.4億元。 大型設備有美國GE公司產1.5T超導核磁共振機、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全數字化平板鉬鐒雙靶乳腺X光機、美國阿克松公司產最新型高檔彩超機;美國愛克曼公司產微創手術腔鏡系列設備; 德國西門子公司產64排螺旋CT;全自動數字化胃腸X光機、DRX光機;瑞典依克達產直線加速器,伽馬刀;瑞典金寶公司產血液透析機、連續性床旁血液凈化CRT機,為開展醫療新技術,研發新項目,提高醫療技術服務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院還投巨資聘請中國醫大、大連醫大、省腫瘤、沈陽陸軍總院等著名專家22位在院常年座診,為家鄉病人就地就近提供零距離優質的醫療服務。不但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和轉診的精神壓力,還通過手把手、傳、幫、帶方式為醫院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干。醫院現有職工1092人,衛生人員874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102人;中級職稱228人;初級職稱57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44人。他們都成長為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在專家帶領下,醫院相繼成立了腫瘤科、胸外科、婦瘤科、內分泌等特色專科,開展了一些填補本地區空白的醫療新技術。如肺癌一側全肺切除術、食道癌二切口三切口腫瘤切除吻合術;骨科肩關節、膝關節置換術、各種頸椎、胸椎、腰椎手術;子宮卵巢癌,盆腔廣泛轉移,腫瘤淋巴結切除術;斷指斷腕斷臂再植術;各種癌癥化療、放療;冠心病、心機梗死、心臟冠脈植入支架術等, 使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質量、人員素質、醫院管理等方面都上了一個大臺階。醫院受益匪淺,給醫院帶來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巨大財富,更為醫院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人才的資源。 開發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開發區發展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也強勁地拉動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支持下,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我們以一流的服務,良好的信譽,精湛的醫術,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用飽蘸時代色彩的巨筆去描繪新的藍圖,譜寫新的篇章,開創新的未來,為我區醫療衛生事業的大發展快發展,為開發區老百姓造福,爭創國家三級醫院,做出我們最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錦州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錦州市中醫院隸屬錦州市衛生局直接領導,是遼西地區規模較大的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集預防、保健、臨床、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地處錦州市太和區凌南西里29號,位于錦州市高科技工業園區內,與錦州市人民政府及所屬單位毗鄰。周圍有209家企事業單位、駐軍、學校及太和區凌南街道轄區人口約4萬余人。<br> 錦州市中醫院占地面積20741平方米,建筑面積15346平方米,其中醫療占用12000平方米,固定資產1994萬元,流動資產194萬元,各類專業設備500萬元。設有病床320張(編制252張),在編人員350人,在崗人員266人,其中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25人,主治醫師44人,護理人員59人,藥技化驗員55人。醫院堅持突出中醫特色,注重專科專病的建設與發展,在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臨床科室除內科、外科、中醫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針灸科、眼科、口腔科、按摩科、皮膚科以外,獨立的專科病占有一定的位置(如性病、結石病、肝病、肛腸病、類風濕、糖尿病等),有的專科專病已構成一定的規模,知名度很高。<br> 1991年,錦州地區較早的創辦的男性科、性病科、性醫學專科集臨床治療、心理咨詢為一體,在“性”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里,不斷的耕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97年被市衛生局批準為“錦州市性病防治指定醫院”。1998年創立全國首家“錦州市性病學醫院”,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選用先進的診斷與治療設備,為幾萬余患者解除難言之苦。1992年創立遼西首家規模較大的錦州市結石病治療中心,使對結石病的治療水平達到新高度。“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機”第五代體外沖擊波碎石機,腹腔鏡等治療設備臨床的應用,已入先進之列。1982年設立的肛腸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等肛腸疾病。經過多年臨床,把藥物治療、注射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治療等治療手段相融合,對不同疾病采用相關療法,選用CFXJ-JB型大腸內窺鏡、排糞造影,CPX-4B型多功能肛腸治療儀等先進設備診治患者。<br> 錦州市中醫院中醫專家云集,名醫薈萃。專家攻克治療“病毒性心肌炎”這一頑疾譽滿遼西,對心血管病的治療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收到奇效。醫院自制中成藥丸、散、酊、栓、膠囊達60余種。如潤腸丸、坐骨神經丸、肺炎2號、心肌愈平丸、復合舒肝丸等應用臨床十多年,深受患者歡迎。<br> 錦州市衛生局開醫療機構改革之先河,率先在錦州地區公開招聘錦州市中醫醫院院長。1982年畢業于遼寧中醫院,現為全國乳腺病中醫學會委員、主任中醫師張建華,成為“被聘院長第一人”。如今,新一屆領導班子,正運疇帷幄,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努力工作。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