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甲等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始建于1952年,原名“北京市永定路醫院”,1989年4月經北京市批準更名為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1994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2012年1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綜合性公立三級甲等醫院。現醫院占地面積16773.99平方米,建筑面積25510.94平方米。醫院編制床位600張,目前開放床位300張,日門急診量2200余人次,年門診量55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達6000余人次。醫院設置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8個。臨床科室包括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腦病科、腎病內科、針灸科、腫瘤科、婦產科、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其中腎病內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心血管內科為北京市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單位,腦病科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重點專科和海淀區品牌科室,針灸科為北京基層中醫藥學科團隊基地建設項目。針灸科護理單元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確定為“北京市中醫特色護理示范崗”,并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中醫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房”。我院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設教研室5個,承擔著北京中醫藥大學等二十多所院校的臨床教學、實習帶教工作。醫院配備有16排螺旋CT機、CR、彩色超聲多普勒、集中監護儀、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腹腔鏡、胃鏡、腸鏡、宮腔鏡、關節鏡、血液透析機及1000毫安X線機等,為臨床診治提供了重要保障。醫院現有職工707人,衛生技術人員562人,護理人員293名,高級職稱63人,中級職稱174人,擁有醫學博士(博士后)15名,醫學碩士9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9名,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市級名中醫1名。市級名老中醫傳承人5人,全國優秀人才培養項目3人,市級“125人才”16人,區級學科帶頭人4人,區級學科骨干3人。中醫類臨床醫師和中西醫結合人員占臨床醫師63.4%,其中中醫類臨床醫師占55.9%。護理人員中中醫院校畢業及三年內西學中培訓達到100學時的護理人員比例達到71.4%。結合中醫績效考核的實施和醫院等級評審,醫院進一步完善了中醫醫療質量控制措施,嚴格執行中醫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和中醫藥技術標準規范。全院共確定了39個優勢病種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全院建立9個專業10個病種中西醫結合臨床路徑,各病區科室均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路徑工作。中藥房面積達290平方米,設有中藥飲片調劑室、中成藥調劑室、中藥飲片庫房、中成藥庫房、周轉庫及中藥煎藥室等。門診設立有1200平方米的中醫綜合治療區,建立有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王國華老中醫工作室。海淀區名中醫藥專家師承工作由我院承擔組織管理,其中郭志強老中醫藥專家學術基層工作站、郭維琴老中醫藥專家學術基層工作站、周德安老中醫藥專家學術基層工作站、聶莉芳老中醫基層學術傳承示范點、王國華海淀區名老中醫工作室和馮學功海淀區名老中醫工作室落戶我院。我院還是海淀區經方培訓基地,并于2013年在全院開展中醫護理示范崗建設活動,將中醫藥護理特色技術廣泛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醫院現有中醫診療設備達8類,45種。鼓勵開展中醫診療項目,現全院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52種。門診使用中醫藥方法治療人次占總人次的77.99%,運用非藥物中醫技術治療人次占總人次的25.49%。門診處方中,中藥(飲片、成藥、醫院制劑)處方比例占51.30%,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數的比例逐年增加。病房主病主證采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率達55%以上。腎病科、腦病科、針灸科和婦科雜病等專科專病中醫藥特色優勢顯著。為了貫徹北京市人民政府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精神,改善就醫條件,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病房樓改擴建工程于2014年6月開工建設,施工工期約3年,竣工后醫院規模達到三級甲等醫院水平。為了保證醫院在改擴建期間正常運轉及周邊百姓的就醫需求,我院在北京市海淀區杏石口路6號(四季青橋西200米路北)開設了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北院區,醫院全部內科住院病區(包括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腦病科、腎內科、針灸科、腫瘤科、血液透析室)已遷至北院區,北院區同時設有內科門診、口腔科和中藥房、西藥房、檢驗科、放射科、B超室等輔助科室。原婦產科、外科、骨科病區、麻醉手術科和皮膚美容整形科仍保留在老院區提供醫療服務,改擴建期間老院區原門急診診療服務照常,同時,老院區對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專車服務。
預約掛號
-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垂楊柳醫院)二級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北京微創醫院)始建于1973年,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床位521張,服務區域人口超過60萬。1996年被評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同年成為河北醫科大學教學醫院。2000年被北京市衛生局批準為地區性醫療中心,2014年4月被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正式確定為三級綜合醫院,是北京市東南部地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2004年醫院確立了將“微創”作為醫療服務特色品牌、申辦大學附屬醫院的發展目標,醫院打破傳統內科、外科界線,組建臨床醫學中心17個和醫技中心4個,二級科室共46個,逐步形成“醫生圍著病人轉 方法根據病情選”的中心化醫療服務模式,力爭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內、外科醫生共同參與的綜合性服務,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恰當的診療方案,努力使患者得到損傷最小,療效最佳的治療。 醫院臨床科室有:骨與關節疾病中心(骨科、矯形外科)、心臟疾病中心(心內科、心外科、心臟介入、電生理檢查室、心臟超聲)、呼吸疾病中心(呼吸內科、胸外科)、消化疾病中心(消化內1科、消化內2科、普通外科、微創外科)、神經疾病中心(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神經介入科)、泌尿疾病中心(泌尿外科、腎內科、血透室)、婦兒中心(婦科、乳腺科、產科、兒科)、血管疾病中心(內分泌科);頭頸疾病中心(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急救醫學中心(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急診骨科、重癥醫學科)、感染疾病中心(發熱門診、肝炎門診、腸道門診、藥房、檢驗、放射、隔離病房);中醫學中心(中醫科、針灸科);皮膚疾病中心(皮膚科); 麻醉醫學中心(麻醉科、手術室);體檢中心(體檢科);特需醫療中心。此外,還有心理康復科、理療科、營養科、供應室、住院處和注射室。 醫技科室有:實驗醫學中心(檢驗科、血庫)、病理學中心(病理科)、影像醫學中心(超聲科、心電圖、放射科)和藥學中心(西藥房、中藥房、病房藥房、臨床藥學)。 醫院附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朝陽區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十八里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勁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垡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黑莊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王四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豆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9家單位建立了對口支援協作關系。 擁有層流凈化手術室、ICU、CCU、導管室、微創手術中心(內鏡手術室、X線介入手術室、超聲介入手術室、ERCP手術室、體外碎石室)等專業設施,1.5T核磁設備、16排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多功能X光機、彩色多普勒診斷儀、計算機網絡系統等,初步具備了現代化醫院的基礎條件。 醫院已開展的冠脈造影術、冠脈內支架植入術、腹腔鏡技術、內窺鏡技術、眼科小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及晶體植入術、腦血管病的內外科治療、髂關節置換術等技術項目均達到三級醫院水平;泌尿疾病中心開展的尿結石腔內微創治療、骨與關節疾病中心開展的經皮激光間盤減壓術、消化疾病中心開展的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鏡下食管靜脈曲張栓塞術等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前來就診;骨與關節疾病中心矯形外科的肢殘矯治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手術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的例數居世界之首。 2013年醫院擁有了34名博士,241名碩士,學科帶頭人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走出了2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位北京市勞動模范,3位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兄弟單位和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為醫院的持續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一五”期間,我院獲得區級及以上各級各類科研立項56項,資助金額達477萬元。其中: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首都臨床特色立項1項,首發基金立項9項;此外,院內碩博基金立項8項,資助金額40萬元。 “十一五”期間,我院發表論文共計662篇,其中,SCI收錄18篇、統計源期刊266篇、其他正規期刊101篇。主編專業書籍8部、主譯專業書籍2部。2009年以來,共獲批準的國家級繼教項目10項,市級繼教項目43項,區級繼教項目141項。開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8項;北京市級繼教項目37項。目前,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的分會或專業委員會中任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者有8人;在《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中國醫刊》、《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雜志、《中國骨與關節外科》、《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國際檢驗醫學雜志》等醫學雜志中擔任副總編輯、編委的有11人。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長期重視并堅持逐年加大對醫療基礎質量、專業技術品牌、管理效能的建設投入,不僅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臨床業務范圍不斷擴大,醫院的管理水平也得到
預約掛號
-
廣州市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二級
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座落在風景秀麗的白云山下,地處廣州市廣花五路的新市鎮,臨近地鐵二號線白云機場出口。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原名為白云區紅十字會醫院,2001年更名為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一九九七年評審為愛嬰醫院,二OO二年成為廣東省十三家之一、白云區唯一一家社區衛生示范中心醫院,是廣東省第一批醫保定點醫院。長期以來擔負著本地區五十多萬人口的醫療、保健、急救、康復、預防、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任務。 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占地面積9455平方米,主體建筑12層"顏樂天紀念大樓",于九八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業務用房13000多平方米,開設病床210張。裝配了太陽能熱水開水供水系統、全方位消防和電子安全監控系統,各病房設有衛生間、空調、閉路電視、中心供氧。醫院整體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雅。 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30個,專科專病門診36個。內科:包括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腎病內科、內分泌內科、神經內科、腫瘤科等專科;外科分為外一區和外二區,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創傷整形外科等專科;婦產科包括炎癥、不孕癥、腫瘤、月經不調、產科、優生優育等專科;兒科:包括普通兒科、新生兒科。還開設了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性病科、肝病專科、中醫婦科、乳腺病專科、中醫內科、正骨、理療康復科等,并設有擔負本地區衛生防疫保健工作的衛生防疫、兒童保健、圍產保健、婦發保健、社區衛生服務等科室。全院擁有醫護人員三百八十名,其中各學科、專業的教授、主任、副主任醫師三十余名,中級職稱人員六十余名。 白云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進口全身CT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免疫化學發光儀、全自動凝血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彩色B超、800mA X光機、腹腔鏡、進口電子胃腸鏡,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陰道鏡、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前列腺汽化電切鏡、輸尿管腎鏡、膀胱鏡、前列腺汽化電切鏡、氣壓彈道碎石機、心腦血管疾病診斷分析儀、急診搶救監護系統、超聲診斷系統及理療康復設備等一系列大中型先進設備。臨床診斷和治療具備科學先進手段。醫院24小時應診,節假日不休息,盡職盡責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優質服務。
預約掛號
-
廣州天河區中醫院(天河區中醫院)二級
廣州市天河區中醫醫院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天河公園東側,交通便利。醫院創辦于1996年,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業務用房約18800平方米,設病床230張,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下設一個分支機構——獵德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院以來,我院一直秉承“厚德、精醫、傳承、創新”這一院訓,懸壺濟世,治病救人,被廣州市衛生局評為“廣州市中醫名院”,先后榮獲 “廣州市精神文明示范單位”、“廣東省文明中醫院”、“廣州市價格誠信單位”、“廣東省中醫藥特色示范單位”、“亞健康學術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學實習醫院、廣州市“120”急救網絡成員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協作醫院”。
預約掛號
-
廣州開發區醫院(廣州開發區醫院)三級
廣州開發區醫院是由政府舉辦的公立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92年,位于廣州東部的廣州開發區西區,交通便利。醫院開設病床400張,擁有一大批國內知名專家、留學歸國人員及高學歷人才組成的專業醫療團隊,開設業務科室20余個,其中婦產科、創傷外科、兒科、影像學科等優勢專科達到廣州市先進水平。醫院裝備了核磁共振、螺旋CT、數字化DSA平板機、數字胃腸X光機、乳腺鉬靶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酶標儀等大型醫療設備100余臺件。近年來,醫院開展了肝葉切除、胰體尾切除、乳腺癌、結(直)腸癌、關節置換、斷肢(指)再植、各類腔鏡手術、顱內腫瘤摘除、重癥顱腦外傷搶救、心肺復蘇、小兒甲亢危象搶救、高危孕產婦管理、婦科腫瘤及放射介入治療等一批高難技術項目。 醫院獲得了廣州市政府頒發“百家優質服務單位”稱號,連續多年榮獲廣州市“優秀花園式單位”稱號;2003年,我院被廣東省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嘉獎單位”稱號,廣州市政府授予“抗擊非典模范單位”稱號;2008年,獲得廣東省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資質;2009年,被衛生部認定為第四批“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網絡醫院”;2010年,成為廣州亞運會定點醫院。 醫院時刻銘記肩負醫療保障的重任,用心關愛病患、服務群眾、服務企業;在各界鼎力支持下,醫院經過了20年的跨越式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廣州東部地區形成區域優勢,在周邊地區享有良好的聲譽。2013年末,作為“蘿崗區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開發區醫院擴改建項目已啟動,項目投資3.1億元,今后三年將建成新門急診綜合大樓,病床總數將達到550張,就醫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 廣州開發區醫院將繼續秉持“責任、關愛、凝聚、進步”的核心理念,加速推進醫院的發展,努力提高醫療質量與服務水平,為群眾、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努力打造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地址:廣州開發區友誼路196號 郵編:510730 醫院總機:82087088 急診電話:82215583 醫院網站:www.getddhospi.com
預約掛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廣慈醫院)三級甲等
瑞金醫院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有著百年的深厚底蘊。醫院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張(實際開放2139張),全院職工4402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841人,占員工總數87.3%。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陳國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陳賽娟、寧光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學專家,其中王振義院士榮膺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醫院共設有46個臨床學科和9個公共學科;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4個(血液病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心血管病學、神經病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22個和國家臨床重點實驗室1個(消化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臨床護理、骨科、檢驗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科、兒科消化專業、腎臟內科、皮膚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急診科、普外科、燒傷科、感染科、腫瘤中心、老年病科、放射影像、中醫腫瘤、內分泌代謝病重點實驗室);目前也是國家中西醫結合示范單位;上海市重點學科“重中之重”1個,上海市優勢學科2個,上海市特色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教委及衛生局重點學科6個。醫院還設有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3個(微創外科、內分泌與代謝病、血液病),6個市級研究所(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上海市內分泌與代謝病研究所,上海燒傷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5個院校級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瑞金醫院感染性疾病和呼吸性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腎臟病研究所),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醫學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功能基因組學和人類疾病相關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衛生部重點實驗室2個(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內分泌代謝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中西醫結合防治骨關節病重點實驗室、心血管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內分泌腫瘤學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胃腫瘤重點實驗室)。20世紀50年代,瑞金醫院因成功救治嚴重燒傷面積達89.3%鋼鐵工人邱財康,打破了當時國際上“燒傷總面積超過80%無法治愈”的定論而蜚聲國內外,指導大面積燒傷補液的“瑞金公式”作為經典規范沿用在全球范圍內沿用至今;1957年確診國內首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奠定了中國內分泌代謝病學的基礎;70年代完成了國內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和首例同種異體肝臟移植;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學研究和臨床醫療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已成為國際公認的規范治療手段。瑞金醫院以所取得的成就為引領,以疑難危重疾病診療為己任,不斷挑戰技術禁區,積極開展高精尖診療技術,如各類機器人手術、三維直播微創外科手術、心血管和神經外科雜交手術、、疑難復雜的心臟大血管微創治療與全主動脈置換手術、多種臟器聯合移植、劈離式肝移植等。并充分利用醫院綜合醫療優勢,實行多學科或跨學科聯合會診制,使醫療診治水平日益提高。醫院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特色專科突出,尤其在血液內科、心血管內科、腎臟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高血壓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感染科、皮膚科、中醫傷科、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微創外科、燒傷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功能神經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和生殖醫學等學科方面頗具特色。醫院在國內最早裝備PET-MR、第六代頭部伽瑪刀、第二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360腦磁圖、術中放射治療系統和小動物PET-CT等頂尖設備,還擁有PET-CT、、磁共振(MRI3.0T)、256層CT、第二代64層雙源CT、SPECT、SPECT/CT、磁導航DSA、、三維調強直線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儀器,醫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瑞金醫院還承擔了中國首套自主研發質子治療設備的臨床研發工作,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質子治療中心。瑞金醫院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最大的臨床教學基地,瑞金臨床醫學院現設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學兩個專業,41個教研室(組),承擔臨床醫學5年制、8年一貫制(含法文班)、4+4八年制碩博班、醫學檢驗本科的教學任務,并接受每年約30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教學任務,是上海市教委授牌的留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瑞金臨床醫學院每年接收國際交流生短期臨床見習約70人次。瑞金醫院也是上海市最大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之一,每年培訓住院醫師約250人,專科醫師230人,2015年被國家衛計委評選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同時,瑞金醫院外科培訓基地是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認證的外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瑞金醫院于2015年10月啟用國內最先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1醫院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是三級甲等醫院、醫保定點醫院,醫院成立于1949年5月,地處上海市虹口區繁華的四川北路,毗鄰魯迅公園和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文化底蘊深厚,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是第二軍醫大學、江西中醫學院、皖南醫學院和中國藥科大學的教學醫院,是海軍醫學研究所的臨床研究部。醫院多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評為“白求恩杯”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優勢科室 ? 醫院婦科、泌尿外科、血管瘤科、耳鼻喉科、不孕不育科、植發科等科室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 ? 婦科采用宮腹腔鏡、射頻消融等多項先進技術,在治療不孕不育、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月經不調、人工流產、宮頸疾病等婦科病領域取得業內外高度認可。 ? 泌尿外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專家造詣較高,多次受邀到央視、上海電視臺健康節目做健康訪談,主要開展泌尿結石、陽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生殖整形、泌尿感染等泌尿疾病診療。 ? 解放軍四一一醫院是全國唯一一家以不育不孕作為醫院重點疑難疾病來研究的公立三甲醫院。醫院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脫穎而出,成為全國不孕不育醫院的領跑者,多家電視臺及媒體曾為其做出專題報道。 ? 耳鼻喉科引進20余套國際尖端設備,在治療鼻炎、咽炎、鼾癥等疾病方面,技術領先。 ? ?血管瘤科采用的美國血管脈沖術,是公認的血管瘤治療金標準。 專家隊伍 ? 醫院擁有一支配備合理,梯次鮮明,技術精湛的專家隊伍。現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90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80余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上海市醫療事故專家鑒定委員會專家12名,第二軍醫大學兼職教授25名,4名中青年專家列入上海市衛生系統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百人培養計劃。改革開放以來醫院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開展重大科研課題20余項,獲地方科技進步獎、醫療成果獎250余項。 診療設備 ? 目前,我院展開科室38個,展開床位800余張,擁有近百名專家、教授為核心的技術骨干隊伍,有4個南京軍區專科中心、2個專病治療中心、6個特色品牌學科。擁有螺旋CT、數字血管減影儀(DSA)、高場核磁共振、彩色多譜勒超聲診斷儀、800毫安數字胃腸機、電子胃鏡、1250毫安多功能X線機、頭部伽瑪刀、全身伽瑪刀等大型醫療設備190余臺,設備總值1.2億元。 任務使命 ? 醫院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救援唐山大地震、“神舟5、6號”發射后支醫院及海上醫療隊的衛勤保障任務和艦艇出海、出訪及南海巡航、赴利比里亞維和等醫療保障任務,還承擔云南省福貢人民醫院的對口扶貧支援工作。
預約掛號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普慈療養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院,院址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區(現閔行區),由慈善家陸伯鴻集資建設,屬教會管理,是當時遠東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精神科專科醫院之一。醫院占地約100畝,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 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如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已成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心理咨詢/治療和對外學術交流等任務,是全國規模最大、業務種類最全、領銜學科最多的精神衛生機構。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徐匯院區地處宛平南路600號;閔行院區地處滬閔路3210號。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中心同時也是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詢培訓中心、國家精神藥物臨床試驗機構、WHO/上海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科室齊全、技術力量雄厚,主要診治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兒童青少年及老年期精神障礙、神經癥性障礙等各類精神障礙患者及藥物依賴患者。中心設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復、臨床心理、兒少、傳染、自愿戒毒等臨床科室。核定床位1878張,目前實際開放床位2141張。 位于零陵路604號的上海市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主要為各類心理障礙患者及受心理困擾的來詢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開展多種心理治療。“上海市心理健康熱線(64383562)”,是上海市最早設立的熱線電話之一。從2008年12月起,與“上海市公共衛生公益電話(12320上海)”合并為“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上海12320-5)”,繼續為上海市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健康促進服務。 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設有藥物依賴、生化、遺傳、神經電生理、腦電影像、心理測量、臨床流行病學、兒少行為、心理咨詢與治療、司法精神醫學、精神護理、危機干預等14個研究室,主要從事精神醫學的臨床應用研究。近十余年來,榮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局級科研成果獎共23項。目前作為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有:上海市精神疾病臨床醫學中心、老年精神醫學、預防精神醫學。 中心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擁有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博士、碩士點、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學碩士點。同時也是上海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作為WHO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之一,與世界各國的精神醫學界進行著廣泛的學術交流及科研合作。 受衛生部委托,中心每年舉辦全國精神科醫師、護理進修班和研修班等繼續教育項目,培養了大批精神科醫療、護理骨干。心理咨詢與治療培訓中心為全國各地培訓高質量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已形成獨特的品牌。自2009年起,中心成為上海市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中心也是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等學術組織的掛靠單位。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以嚴謹的醫療作風、優質的全面服務和精湛的專業技術贏得國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連續十一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多次榮獲衛生部、衛生局文明單位,以及上海市模范職工之家、上海市廠務公開先進單位、上海市無償獻血先進單位、上海市婦女工作優秀品牌、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上海市衛生局“三八”紅旗集體、上海市禁毒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預約掛號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屬綜合性、現代化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承擔著北京市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任務。醫院下設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北京市中醫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北京市趙炳南皮膚病研究中心等,是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目前,北京中醫醫院分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治未病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中醫急診臨床基地、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基地、中醫藥標準化研究推廣基地、全國中醫醫院信息化示范單位,為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400張,全年門急診量220萬人次,中醫專病門診93個,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77項,配備大型醫療設備近50種。現有職工1698人。擁有國醫大師3人,全國名中醫5人,首都國醫名師35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8人、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市級人選7人、北京市衛生系統“十百千”人才16人、“215”人才20人,北京市中醫藥人才(125計劃)44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45人、北京市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59人、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2個、北京市“薪火傳承3+3”工作室站28個。 醫院擁有趙炳南皮膚病研究中心、脾胃病中心、針灸中心、治未病中心及腫瘤醫療中心5個北京市臨床中心;設有中醫皮科、中醫脾胃病科、中醫心血管科、中醫針灸、中醫婦科、中醫兒科及中醫治未病中心7個北京市中醫特色診療中心;中醫皮膚病、中醫脾胃病、中醫外科及中醫急診(重癥醫學)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華北區域診療中心。擁有臨床科室33個。設有包括捏積、強直性脊柱炎、慢性皮膚潰瘍、介入、感冒、抑郁等中醫專病門診,對多種疾病的中醫診療水平居國內外領先。醫院狠抓學科建設和專科建設,積極開展創名院、建名科、樹名醫活動。目前,醫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重點學科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13個、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重點專科14個、北京市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輻射工程項目首都核心專科6個。 醫院設立有6個醫技科室:放射科、核醫學科、病理科、醫學檢驗科(包含輸血科)、超聲診斷科、營養科。配備大型醫療設備近50種:如3.0T磁共振儀、256層極速CT、數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統、SPECT/CT、超聲內鏡、雙板數字DR、心臟三維標測系統、全自動智能采血系統、全數字平板乳腺攝影系統、聚焦超聲腫瘤消融機、數字胃腸造影系統、彩色超聲診斷系統、術中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現代化醫療設備。中藥房常備中藥飲片近660種,諸多院內制劑來源于名老中醫及專家的驗方、秘方和科研成果,現有批準文號的院內制劑192種,其中中藥制劑164種,丸、散、膏、顆粒、膠囊、洗劑、酊劑、油劑等近20種劑型,70余種為臨床常用制劑。病房煎藥室始終保留一人一方,直火砂鍋煎藥的傳統煎藥模式。 醫院承擔著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任務, 截止到2018年7月,擁有中醫專科教研室20個,擁有學科碩士培養點9個。擁有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47人。教授、副教授共55人;共獲科研成果獎24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獎95項。 醫院對外合作醫療機構65家,涉及包括四川、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云南、湖北、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以及京郊區縣等地區,其中,在北京地區對順義、延慶、平谷和懷柔四家中醫醫院進行托管。隨著國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的推進,我院已與14家河北省醫療機構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根據中醫學術傳承特點,我院為上述地區培養骨干人才,名師收徒46人。“十二五”期間,我院向受援單位共派出兼職、掛職醫務人員86人,派遣義診專家共8040人次,專業講座、講授健康教育課217次,咨詢診治病人近8萬余人次。 北京中醫醫院國際交流培訓中心開設了中醫、針灸、按摩、護理、保健、營養等學習班,為世界各地培訓了數千名中醫師和針灸師,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人到醫院參觀、學習、交流。近年來承擔了國家技術援外項目,舉辦了多期國際中醫保健技術、傳統醫學管理、中醫特色護理等研修班,同時不斷派出專家學者赴世界各地考察、講學、進修、會診和學術交流,擴大了中醫藥在國際的影響,加深了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醫院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公益方向,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在防治非典、抗震救災、抗擊甲型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援疆援藏等公益事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連續十年獲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先后獲得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人民滿意醫院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北京中醫醫院底蘊深厚、名醫輩出、百姓喜愛,已成為區域中醫藥服務的中堅、青年中醫師成長的搖籃!
預約掛號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陸軍總醫院)三級甲等
簡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座落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積23.2萬平方米,整個醫院分東、西兩院。東院位于北京市東三環麥子店,西院位于北京市東四環繁華商業區。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