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州市中醫院(晉州中醫院)二級
晉州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是我市新農合定點醫院,凡參合農民在我院住院,出院時立即報銷,扣除起付點300元外,住院費用報銷50%。 晉州中醫院現有衛生技術人員190人,主治以上近百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11名。擁有全身CT機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遙控X光機、血凝儀、血流變、心電工作站、腦電地形圖、彩色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24小時動態心電、心腹兩用B超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口腔綜合治療機、全程心電監護儀、前列腺治療儀、肛腸疾病治療儀、微量輸液泵等大中型醫療設備。 晉州中醫院業務強項:①我市唯一的腫瘤科設在我院,由省四院專家指導開展各種腫瘤化療,效果顯著;②內科擅長治療心絞痛、心肌梗塞及腦出血、腦梗塞等各種心腦血管病;③骨科是中華骨傷醫學會會員,業務能力在我市一直處于領先水平。④外科能成功開展顱外、胸外、腹外等手術;⑤婦、兒科能成功開展剖宮產、子宮肌瘤切除等手術,用中西結合療法治療婦、兒科常見病、多發病;⑥肛腸沁尿科用前列腺治療儀治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用肛腸治療儀治療痔瘡、肛瘺及其它肛腸疾病;⑦針灸按摩科特色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疼痛性疾病;⑧皮膚科液氮冷凍去斑疣效果顯著。 晉州中醫院中醫特色顯著,是我市唯一使用中藥提純顆粒的醫院。中藥提純顆粒直接用開水沖服,藥效肯定,免去了煎藥的麻煩,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 晉州中醫院以優美的環境、精湛的技術、先進的設備、竭誠為廣大百姓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
預約掛號
-
攀鋼集團總醫院(攀鋼總醫院)三級甲等
攀鋼集團總醫院系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始建于1970年5月,下轄長壽路院區(三甲)和密地院區(二甲),是四川省高等醫學院臨床教學基地、瀘州醫學院、三峽醫專、攀枝花學院教學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會診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首家區域聯盟中心醫院,2011年榮獲國家衛生部"全國醫院管理創新(提名)獎",2012年3月順利通過國家"三甲、二甲"等級醫院復審,2012年10月正式成為四川省第二家取得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三甲醫院。四十年風雨歷程,攀鋼集團總醫院已發展為至今擁有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073張,職工104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30人;主任醫師(技師)21人、副主任醫師(護師、技師)118人),醫療設備總值13883萬元,臨床科室41個,醫技科室15個,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3萬余人次、門診病人60萬人次的集醫療衛生、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除承擔攀鋼職工、家屬和攀枝花本市患者的醫療衛生保健、防病治病、工傷、疑難危重病人的搶救任務和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外,同時還擔負涼山州會理、會東、德昌、西昌,云南省華坪、永仁、永勝、寧蒗等地區醫療單位的醫療服務、技術指導、人才培養及轉診工作。是攀枝花市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也是市人壽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指定的體檢、傷殘鑒定定點醫院。醫院擁有DSA、MRI、CT、ECT、直線加速器、CR、DR、乳腺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呼吸機、監護儀、體外震波碎石、肺功能儀、免疫發光儀、肌電圖儀、全自動血凝儀、關節鏡、腎鏡、全景牙科X光機、麻醉機、數字化B超、電子胃腸鏡、骨密度儀、運動平板、母嬰監護儀、血液凈化儀、透析復用機、腹腔鏡、結石紅外光譜自動分析系統、多導睡眠監測系統、鈥激光治療機、動態血糖監測系統、ERBEVIO消化內鏡工作站等醫療設備。醫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在已建成的省級重點專科燒傷、泌外、普外的基礎上,相繼發展了心內、腎內、消化、呼內、胸外、骨科、腫瘤等一批特色專科。近年來,全院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50項,在全國各級各類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900余篇,近幾年醫院結合臨床實際開展了50項科研課題,其中14項課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4項獲攀枝花市級科技進步獎,14項獲公司級科技進步獎,4項獲國家專利。從2010年7月至今,醫院改革三年多來,在全院職工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患者滿意度、主營業務收入和職工收入均得到較大幅度提高,醫院已逐漸步入良性循環。目前醫院正在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預計今年即可全面投入使用;長壽路院區內科樓裝修已完工,患者就醫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密地院區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完成并上報集團公司;華西教授定期來院指導手術教學工作已步入常態。
預約掛號
-
成都兒童專科醫院二級
醫院創辦于1937年,其前身是成都兒童醫院,于1991年更名為"成都兒童專科醫院"。是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為一體,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是西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一所二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醫院現有兒科醫療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其中兒科專家40余人,包括成都市名老中醫"寇小兒",小兒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余興文、血液腎病專家、主任醫師蔡晶娟等名醫專家。醫院現有開放床位150余張,小兒呼吸、消化、神經內科、血液腎病、普外及泌尿外科、兒童預防保健、兒童中醫、口腔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及影像檢測設備;按照GINA方案對小兒支氣管哮喘進行規范化治療;開展了極具中醫特色的兒童多動癥(抽動癥)治療,治愈抽動癥患兒過萬例,享譽海外。小兒外科使用微創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鞘膜積液、離斷性腎盂輸尿管吻合術和包皮圈套環切術、陰莖畸形矯正術具有專業特色。開展了兒科特色的生長發育評估、骨齡測定、微量元素檢測等檢查項目。醫院重視新技術建設,近年來開展了中藥離子導入(中頻)治療、肺功能檢查、腦電地形圖、小兒無痛電子胃鏡檢查、性早熟門診、矮身材診治、丹佛智力篩查、鼻腔負壓置換、鼻耳內鏡檢查、中醫"挑疳"療法、降鈣素原檢測、EB病毒抗體檢測、小兒無痛電子胃鏡、小兒中醫推拿等20余項新技術。小兒中醫推拿技術,由中醫醫學博士主理,對疾病康復、增進小兒食欲、促進兒童生長發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減少患病寶寶吃藥打針苦惱。2015年醫院斥資100余萬元新建了兒童重癥監護室(PICU),擁有先進的德國elisa呼吸機及全套監護設備,為危重患者保駕護航。擴建后的口腔科打造為按照公立醫院標準收費、享受高端服務的全新模式,引進華西口腔專業碩士數名,開展兒童和成人的各類齲病、牙髓及根尖病變、牙周及粘膜病的治療,窩溝封閉、兒童及成人牙頜外科(拔牙、牙槽骨修整等),小兒舌系帶成形術、各類牙體牙列缺損、缺失的修復,還開展先進的隱形義齒、烤瓷冠橋、整鑄支架義齒修復、兒童及成人各類牙列畸形的正畸治療。醫院根據兒童特點自制的藍板感冒沖劑、退熱顆粒、麻杏咳喘顆粒、山楂消食顆粒、玄黃清咽糖漿、地霜等十余種院內制劑已有數十年歷史,其中藍板感冒顆粒是四川省第一個通過省FDA批準的院內制劑,自制外用地塞米松乳膏專治嬰兒濕疹,在市民中享有極高聲譽。醫院自制藥品因其口感好、療效確切、劑型適合兒童,已廣泛深入人心。醫院是成都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也是中英人壽、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等商業保險公司定點醫院,開通保險網上直接支付系統,為您帶來便捷的報銷結算服務。2015年在省內率先開通支付寶網上預約掛號及支付功能,減少了掛號繳費的排隊等待時間,為廣大患者和家屬帶來了全新的就醫體驗。2015年醫院通過了四川省數字化醫院評審,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醫院的管理、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醫院的服務宗旨:德高、業精、公益、安全。
預約掛號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第三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國營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市屬重點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成都市保險機動車輛創傷首家定點醫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二臨床學院、瀘州醫學院成都臨床學院、成都市紅十字第三人民醫院。醫院內設有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神經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腫瘤研究所,現任院長:趙聰 (主任醫師),黨委書記張孝軒(副主任醫師)。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始建于1941年7月,前身系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取名為“成都公立醫院”。首任院長戚壽南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心臟內科專家,中國現代內科醫學的奠基人、心電圖創始人之一,首屆中華內科學會會長。 1950年2月醫院更名為“川西醫院”,1952年10月醫院更名為“四川省人民醫院”,1954年由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醫院的人才、設備一分為二,成立了現在的四川省人民醫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經過幾十年建設發展,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附設有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神經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腫瘤研究所。先后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成都第二臨床學院、瀘州醫學院成都臨床醫學院。國家級“愛嬰醫院”、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四川省全科醫師培訓基地、四川省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四川省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成都市衛生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1993年首輪醫院等級評審中就被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 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占地面積34765.3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74041.8 平方米,現編制床位820張,實際開放床位1014張。醫療設備價值2.3億元,職工1702人,獲國務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貼21人。高級職稱244人,中級職稱404人。博士28人,碩士141人。在省市醫學會各專委會任副主任委員以上11人,省級及其以上各專業學術組織中任委員以上職務52人。另外,醫院還有數十位專家被重慶醫科大學和瀘州醫學院聘為高教系列正、副教授。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科室設置齊全,綜合實力為市級醫院之首。心血管內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市級重點學科有6個: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骨科和重癥醫學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主編的《心血管病學進展》雜志已成為國內、業界很有影響的核心期刊,醫院主編的《現代臨床醫學》在國內外已公開發行。 近年來醫院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百佳醫院”、“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成都市十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2011年是成都市公立醫院“特色發展年”。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秉承“大醫精誠,厚德積善”的醫院服務精神,抓住醫改契機,始終將救死扶傷作為各項工作的準則。按照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工作要點,緊密結合“三好一滿意”、創先爭優、醫院管理年等活動,努力創建“平安醫院”。強化醫院內涵建設,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優化醫療環境,和諧醫患關系,始終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我們將致力于把醫院建設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社會公德心,高度患者信賴感,高度職工凝聚力,高度行業認同度的現代化團隊。
預約掛號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三級甲等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簡稱華西醫院)始建于1892年,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中國著名的高等醫學學府,也是中國一流的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綜合實力處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行列。 醫院學科綜合實力強大,臨床醫學ESI排名處于國際頂尖行列(全球前1‰)。在教育部2017年一級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和護理學排名A-,中西醫結合醫學均排名B+;現有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9個,重點培育學科2個;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4個,數量名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二,等級A++。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專科聲譽和最佳醫院排行榜上,連續12年名列全國第二,其中12個專科前三、20個前五、30個前十。領軍人才方面,有兩院院士1人、CJ學者13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國家杰青14人、高級職稱1404人、研究生導師940人。 醫療方面,醫療院區占地577余畝,業務用房約58萬平方米,直屬2個醫療院區,編制床位4300張,有48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設專科、專病門診200余種,開展58個疑難多學科聯合門診、27個罕見病專科門診、30個住院MDT;收治疑難復雜病種患者比例在80%以上,出院患者病例組合系數(CMI)1.48,排名全國第三;全院微創手術占比超過20%,四級手術占比40.22%,每年四級手術總量位列全國第二;2021年門、急診量775萬人次,出院病人28.3萬人次,手術19.6萬臺次,平均住院日6.80天;在成人活體肝臟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創治療、心臟介入治療、腦神經外科及功能神經外科、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胰腺炎、胃腸微創手術、臨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醫學等多個領域處于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教學方面,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院院合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構建了覆蓋在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醫學教育于一體的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卓越醫學生培養體系。醫院于2000年在國內最早開展住院醫師培訓,并在全國范圍推廣,已為全國377家醫院培養1600余人,并免費為西藏培養580余名住院醫師和護技藥人員。 科研方面,華西醫院建立了32萬余平米的獨立的科研院區,現有包括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協同創新計劃、國家生物治療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內的9個國家級和30個省部級創新研究平臺,以及動物影像、色譜/質譜、顯微圖像、基因測序、流式細胞、電鏡技術平臺等一系列前沿公共創新平臺。構建了全球唯一一條從原始靶點發現,到新藥篩選、臨床前試驗、臨床試驗及上市后評價的創新鏈、服務鏈,形成基礎研究、轉化研究、臨床研究為一體的創新平臺。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綜合排名中連續第8年位列全國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連續12年名列全國第一。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名全國醫院第一、全球第19位。近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等國家計劃項目近千項,年均科研項目經費超過10億元。牽頭獲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各級政府科技獎240余項;高水平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專利申請及授權方面,連續4年在中國醫院知庫排行榜排名全國第一,2021年專利授權790項,包括新冠疫苗、國家麻醉一類新藥、3D打印血管在內的新藥和新材料,轉讓42項,轉讓金額超1億元。 醫院積極投身健康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聚焦民族貧困地區,“一地一策”推進精準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探索建立醫療和科技互為支撐的“多學科組團”援疆模式,建立克拉瑪依“數據驅動”的醫院管理新模式;首創由黨委領導、農工民主黨華西支部主導、黨外知識分子專家共同參與的“華西同心行動”,在云南鎮雄縣人民醫院建立7個專家工作站,從無到有建立重癥監護病房,開展新業務新技術或適宜技術93項;以“三級聯動、輻射幫扶”方式構建“華西-援藏”的“健康維護網絡”,幫扶西藏成辦醫院成功創建三甲綜合醫院,近三年招收西藏委托培訓住院醫師531人;形成“華西-甘孜”模式,以肝包蟲病為切入點,石渠縣肝包蟲病患病率下降至6.421%,90%的患者能在當地得到治療,基本實現肝包蟲病治療不出州;打造“華西-馬邊”模式,馬邊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醫院,病人外出就醫率由40%下降至5%以下,群眾滿意度由56%提升至92%;建立艾滋病防治的“華西-昭覺”綜合幫扶工作模式,艾滋病三項核心指標治療覆蓋率由39%上升到95%,抗病毒治療成功率由71% 升至94%,母嬰傳播率由7.12%降至3.24%。 醫院作為國家隊,在歷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也始終沖鋒在前。在08年汶川地震、10年玉樹地震、13年蘆山地震、15年尼泊爾地震、17年九...
預約掛號
-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泰州第四人民醫院)二級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始建于1986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3年經批準增掛泰州市腦科醫院。醫院設有內、外、婦、兒、精神科、基層胸痛中心、皮膚美容中心、心理減壓中心、消化醫學中心、卒中中心、檢驗中心、影像中心、專家會診中心、體檢中心、創傷急救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等醫療、醫技輔助科室近50個,并設有泰山分院、碧桂園分院、城東、城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神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檢驗科是泰州市臨床重點專科,腎病科是泰州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醫院除能熟練開展二甲醫院必備的技術項目外,還開展了部分三級醫院技術項目。醫院位于鼓樓北路與海陽東路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占地30650m2,建筑面積85720m2,床位設置860張,開放醫療護理單元20個,形成診療環境新、管理模式新、服務理念新、醫療質量新、技術水平新、人才隊伍新、精神風貌新的全新格局,不斷增強醫院對城區及里下河地區服務的輻射范圍,提升醫院對社會醫療服務的整體功能。醫院擁有聯影128層CT(UCT760)、GE1.5T第二代新光纖核磁共振、GE16排螺旋CT機、西門子ArtiszeeⅢceiling數字平板DSA、飛利浦及銳柯雙板DR、西門子乳腺鉬靶機、西門子移動DR、飛利浦心臟彩超(iEElite)、飛利浦四維彩超(iUElite)、西門子彩超(AcusonS3000)、邁瑞彩超(DC-8S)、數字胃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蛇牌全高清腔鏡系列等,擁有奧林巴斯電子腸胃鏡(CV-260SL)、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CV-290)、愛爾博氬氣刀(VIO200S)、科醫人鈥激光手術系統及眼科全套國內外先進設備等。 醫院擁有一批德藝雙馨、在蘇中地區享有較高聲譽的學科帶頭人。有“醫院終身教授”、“醫院終身技術顧問”、“醫院技術顧問”20余名。醫院一大批中青年專家、業務骨干正脫穎而出,多人進入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擁有高級技術職稱人員100余名,碩士研究生40余名,人才梯隊已逐步形成。近年來,醫院致力于“名醫、名科、名院”三名戰略的辦院方針。技術發展一直得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新華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解放軍第101醫院、南京腦科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上海胸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等三甲醫院的支持與幫助。醫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1醫院、全軍顱腦損傷救治中心泰州協作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泰州協作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技術支持醫院,南京腦科醫院泰州協作醫院;上海新華醫院心胸外科泰州協作中心,廣東省中醫院康復泰州協作中心;并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合作成立生殖中心泰州分中心、心臟中心泰州分中心、骨科泰州分中心、普外科疝病診療泰州分中心、眼科泰州分中心,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合作成立腦血管病介入泰州四院分中心。近年來,醫院先后成為南通大學、揚州大學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教學醫院,并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成立腦病臨床研究基地,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合作成立耳鼻咽喉科學術聯盟。2005年,醫院與周邊地區和主城區近20家醫療機構組建成立“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醫院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堅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不斷提升綜合實力,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先后被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巾幗示范崗、江蘇省愛嬰醫院、泰州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泰州市文明單位、泰州市文明行業示范點、泰州市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泰州市無紅包醫院等榮譽稱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光榮稱號。全院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精湛的技術、創新的理念為廣大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泰州市姜堰中醫院(姜堰中醫院)二級
姜堰市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初步現代化的綜合性中醫院,是江蘇省高校實習基地,南京中醫藥大學、揚州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協作單位。全院占地面積25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5500平方米,醫療用房面積14000多平方米。全院核定床位230張,有7個病區和獨立的急診中心和ICU、血液凈化中心;門診有18個臨床科室、26個專科專病門診,各具特色,有7個醫技科室,手術室可同時開設8張手術臺。全院現有職工403人,專業技術人員占94%,其中高級職稱50人,中級職稱150人,年門診量20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000余人次。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如國內先進的體外震波碎石機、血液透析機、全身CT診斷機、彩色多譜勒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色電子胃鏡、電子腸鏡、纖維支氣管鏡、大型X線機、C臂X線機、6人座高壓氧艙、體外反搏機等,目前,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有124臺(件)。先進的醫療設備增強了專科服務能力和應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診斷和治療水平,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求。6700平方米的外科大樓,其中央空調、中心供氧、負壓吸引和傳呼系統等現代設施一應俱全,為病人提供了安靜、舒適的治療和修養環境。 建院30年來,醫院圍繞“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這個主題,不斷提高醫療質量、服務質量和綜合水平,先后獲得“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中醫藥科技先進集體”、“愛嬰醫院”、“放心藥房”等榮譽稱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視察時欣然題詞:“杏林春色濃,姜堰一枝秀”。 醫院精神“救死扶傷、團結奮進、求實創新、文明優質”是姜堰市中醫院人的崇高追求,它永遠激勵著全體員工不斷開拓,以“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環境、一流管理”為目標,不斷勇攀新高峰!
預約掛號
-
廣陵區中醫院(揚州廣陵醫院)二級
廣陵區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風景秀美的古運河畔,是一所以中醫骨傷科、針灸科、外科、老年病治療與康復為主要特色的國家二級乙等中醫院,是揚州市醫保、邗江區醫保、廣陵區、邗江區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揚州分公司指定就診醫院。先后榮獲"揚州市文明單位"、"揚州市價格誠信單位"、"揚州市十佳醫院"、"揚州市消費者滿意服務單位"等稱號。 醫院設有骨傷科、針灸科、推拿科、外科、內科、中醫內科、口腔科、治未病科等臨床科室。編制床位120張,主要收治骨傷科病人和內科康復病人。醫院編制核定人數129人,在編職工70人,合同制人員39人,退休65人。醫院擁有副高級職稱人員6人,中級職稱人員32人,初級職稱人員27人。醫院擁有螺旋CT、DR、C臂X光機、意大利原裝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MD魅力1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Fabius 2000麻醉機、全進口心電監護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醫院就診環境優美,診室、病區整潔舒適,建有層流手術室。 醫院秉承"傳承中醫國粹,為民健康服務"的醫院宗旨,發揚"敬業、求實、奉獻、慎獨"的醫院精神,堅持"和諧、愛院、求精、奉獻"的醫院院訓,以精湛的醫療技術、良好的醫德醫風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快捷、安全、價廉"的服務。
預約掛號
-
寶應縣人民醫院(寶應人民醫院)三級
寶應縣人民醫院創建于1949年8月,是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和醫療、教學、科研中心,承擔著全縣及周邊地區近百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1994年成為江蘇省首批“二級甲等”醫院,現為揚州大學、江蘇大學教學醫院。醫院占地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開設病床355張,現有職工510名,技術人員中有正高級8名,副高級36名,中級200多名。醫院科室齊全,專科力量雄厚,擁有內、外、婦、兒、腫瘤、傳染等38個臨床、醫技科室。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骨科、腫瘤科、腦外科是醫院重點專科并在本地區享有較高聲譽。醫院不斷改善就醫環境和條件,目前正在興建3.2萬平方米,高16層的住院病房大樓,并購置了美國瓦利安公司醫用高能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等尖端放射治療設備,都將于2006年投入使用。醫院積極實施“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發展戰略,注重人才培養和專科建設,建立了一支技術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隊伍,近幾年先后開展了全食道腫瘤切除、肺切除、永久心臟起博器安裝、斷肢再植、頸椎前路開槽減壓術、原發性肝癌切除、二尖瓣狹窄分離等十幾項新技術和新項目;介入治療、微創手術效果顯著。醫院先后多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醫院始終堅持以建設基本現代化醫院為目標,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全面推動以“人事代理制、崗位聘用制、工資績效制”為主要內容的醫院內部改革,逐步建立起“優質、高效、低耗”的內部管理運行機制。2005年,實現門診人次26萬人,住院1.2萬人,業務收入逾8000萬元,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高。醫院十分注重醫院文化建設,全院職工發揚“仁愛、探索、進取、奉獻”的醫院精神,擁有一批敬業愛崗、技術精湛、醫德優良的醫護群體,醫院建設和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醫院先后被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文明醫院”、市、縣“文明單位”、市“十佳醫院”等稱號。寶應縣人民醫院創建于1949年8月,是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和醫療、教學、科研中心,承擔著全縣及周邊地區近百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1994年成為江蘇省首批“二級甲等”醫院,現為揚州大學、江蘇大學教學醫院。醫院占地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開設病床355張,現有職工510名,技術人員中有正高級8名,副高級36名,中級200多名。
預約掛號
-
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揚州婦幼保健院)三級甲等
我院是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建于1951年,1996年與婦幼保健所合署,2002年揚州市紅十字醫院整體并入我院,2009年通過省衛生廳等級婦幼保健機構評審,是一所集保健、醫療、教學、科研、社區服務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1300平方米,建筑面積41484平方米,現有一級科室41個、二級科室33個,其中臨床科室12個、保健科室6個,醫技科室5個,床位設置327張,現有在職職工751人,衛技人員573人,研究生20人,2008年全院總診療人次為390000人次,出院人次為 12000人次。 醫院專科技術力量雄厚,婦科、產科、新生兒科是市級重點專科,兒科、乳腺科、骨傷科、肛腸科、群體保健科、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口腔保健科、生殖健康科等頗具特色,在蘇中及蘇北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醫院建立了設備先進、服務一流的產科重癥監護中心(MICU),新生兒重癥監護中心(NICU)、圍產期保健中心、宮頸疾病診療中心、產前疾病診斷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使產科、婦科、兒科服務更具專科特色。產科開展胎盤功能檢查(E3測定)、胎兒成熟度(羊水泡沫震蕩試驗)檢查,對前置胎盤、胎盤早剝、重度子癇前期、胎盤植入、羊水栓塞、DIC、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腎炎等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成功率達100%,連續20年孕產婦死亡率為零;婦科腹腔鏡技術已廣泛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治,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婦科腫瘤手術與化療、輔助生殖技術、高危孕婦的診治技術已達較高的水平;新生兒科NICU的監護水平及新生兒危重癥的搶救成功率達省內、國內先進水平;骨傷科、肛腸科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手術深受患者信賴。 我院堅持貫徹落實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群體保健為重點,為婦女兒童提供婦幼保健服務和與其相關的臨床醫療服務,依托醫院的技術力量,開展群體保健、兒童保健、婦女保健、青春期保健、生殖健康保健、口腔保健等服務內容,對全市的婦女兒童保健工作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我院擁有國際上最先進的三晶片宮、腹腔鏡和宮腔電切鏡、全自動豪華分娩臺、四維彩色B超、超聲聚焦刀、VictorⅡ型多標記免疫分析系統、染色體核型分析系統、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熒光分析儀、CT、高頻X光機、超聲骨密度儀、高頻乳腺X光機、胃腸機、冷凍切片機、乳腺鉬鈀攝片機、纖維乳管鏡等先進的診療設備。 近年來,醫院堅持科技興院,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營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診療環境溫馨、優雅,新門診大樓集人性化、智能化、現代化為一體。產科住院區安全、私密、溫馨、舒適,特別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監護”病區(FCMC),以產婦為中心,重視家庭的支持、參與和選擇的重要性,首創揚城居家式人性化自然分娩環境。服務向產前、產后延伸,產前開展了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孕前保健和孕期營養指導,產后拓展了康復、哺乳質量的監測,同時開展了嬰兒游泳、嬰兒撫觸等,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孕產婦的需求,成為管理水平一流、服務功能完善的花園式現代化醫院。 醫院2004年獲“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單位”稱號,2005年獲“市雙擁模范醫院”、“醫療保險優質管理單位”稱號,2006年獲省、市“衛生行風先進集體”稱號 2007年獲“市首批規范收費醫院”、“市院務公開先進單位”稱號,2008年獲“全省衛生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市第三屆誠信單位”等稱號,連續6年獲得全市衛生系統“白求恩杯”競賽優勝單位(第16屆—第21屆),并先后榮獲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省、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7—2008年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9年3月我院產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光榮稱號。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