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泉市中醫醫院二級
福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福泉市中醫院),位于發展中的福泉南市區——馬場坪, 1997 年福泉撤縣建市,我院由馬場坪中心衛生院更名為福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福泉市中醫院),它是福泉市唯一的一所以中醫藥治療為主、中西并重、集醫療、護理、教學、科研、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擔負著福泉市南片區急救任務。現有在職職工 110 余人,其中高、中級職稱 30 余人。擁有固定資產 1000 余萬元 , 萬元以上醫療設備 50 余件(包括美國GESytec1800plusCT、帶電視 500 mA X 光機、邁瑞 DP-9900 型全數字 B 超診斷儀、美國進口心電監護儀、多功能麻醉機、奧林巴斯胃鏡、進口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 儀、經顱多普勒、 全自動尿分析儀、美國產鉀、鈉、氯全自動分析儀分析儀、美國產鉀、鈉、氯全自動分析儀、全自動中藥煎藥機、肛腸治療儀、牙科綜合治療機、電腦多功能牽引床、前列腺治療儀、高頻電刀、微波治療儀、母嬰監護儀、自動分析心電圖機、多功能損傷治療儀、亞低溫治療系統、脈動真空滅菌柜、工業用全自動洗衣機等先進設備),開放床位 110 張,醫院占地面積 68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3000 平方米,業務用房 7000 平方米。設有職能、臨床、醫技等 23 個科室,包括皮膚泌尿痔瘺專科、腰腿痛專科、眼病專科、骨傷專科、口腔專科、疼痛專科等。能開展顱腦、胸腔、腹部、脊柱、四肢、婦科等大中型手術及內、外、婦、兒、五官科等各種急危重癥、疑難病癥的診斷、搶救和治療,尤以中醫特色而享有盛譽。全院擁有一支業務技術過硬、醫德醫風良好的專業人才隊伍,長期與省、州醫院開展技術協作,大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技術力量雄厚,設備精良,反應快捷,在創傷、重大突發性災害事故、中毒、各類危重癥的搶救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歷年來的急診人數和搶救人次始終居全市前列,搶救成功率在 95% 以上。開辟了交通事故綠色通道,成功地救治了數批大型交通事故的傷員。醫院為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健全了網絡設施,實現了醫療管理的信息化,保證了醫療工作和衛生經濟工作的簡捷化、科學化、透明化,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患者權益。實行了全員聘用及績效分配管理。醫院狠抓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一直以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低廉的收費而受到群眾的贊譽,各項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近年來在各級專業雜志發表論文 40 余篇,開展的多項業務填補了我市空白。 2000 年通過省“愛嬰醫院”及“產科醫院”驗收, 2000 年獲“市民主評議行風先進單位”稱號, 2001 年獲黔南州“ 1998-2000 年度黨風廉政先進單位”稱號, 2003 年獲“百姓放心醫院”, 2003 年福泉市委授予“文明單位”, 2004 年獲黔南州“文明窗口”稱號 ,2005 年獲得黔南州“文明單位”稱號, 2005 年被國家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中國健康扶貧工程組委會授予“健康扶貧先進單位”,被中共黔南州總工會授予“先進女職工委員會”稱號, 2006 年被中共黔南州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福泉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中國健康扶貧定點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省骨科醫院、黔南州人民醫院協作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交通事故急救綠色通道定點醫院。 福泉市第二人民醫院將以“病人至上、仁德為本、融匯中西、真誠關愛”為宗旨,繼承和發揚我院的優良傳統,廉潔行醫,無私奉獻,以精湛的技術、嶄新的風貌,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社會。
預約掛號
-
黔南州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黔南州中醫院位于風景秀麗的劍江河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都勻市中心。都勻市是貴州歷史名城、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周圍綠樹蔥蔥,群山環繞,劍江河南北穿城而過,東西往來以橋相連,故有“橋城”之稱。黔南州山青水秀,空氣怡人,人杰地靈,物產豐富,“都勻毛尖”、“云霧茶”為國內十大名茶之一,有世界貯量最大、品質最高的磷礦資源和磷化工業,有歷史悠久、全國唯一的三都水族文化,小七孔、斗蓬山等自然風景區,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br> 黔南州中醫院創建于1960年,是全州十二(市)縣中技術指導中心,近年中醫(民族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在學術上采用“海納百川”的心態,使三支力量同步得到大力發展,長期并存,使醫院不斷走向創新發展新格局,形成科室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突出、人才結構合理,教學科研同步發展,應用信息網絡技術支撐著醫療、服務質量的不斷改進,用人性化服務模式改變舊的服務模式,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合格”中醫醫院。是貴陽中醫學院教學醫院,骨傷系碩士研究生培訓基地,黔南醫專附屬醫院,州執業中醫、中西醫考試基地,近幾年來,曾先后4次獲得“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多次獲省級“青年文明號”、“文明單位”及全市“最佳服務窗口”等榮譽稱號。理念至上,將戰略、安全、質量、技術、服務、價格、作為醫院發展的生命線,注重醫院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探索新形式下醫院的經營規律,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鼓勵技術創新,加強內修外聯等全方位發展。<br> 黔南州中醫院分總院和南院,南院座落在劍江中路(現州婦幼保健院), 醫院現有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開設床位400余張,年門診量16萬余人,出院1萬余人,固定資產4000萬元。<br> 醫院現有職工530人,在編職工320人,衛技人員280人,其中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125人。<br> 黔南州中醫院設有民族醫藥研究所,22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7個診療中心,即骨傷、腦科、碎石、血透、微創外科、介入、健康體檢中心,3個重點特色專科,骨傷科(州級),針灸科(省級),民族醫藥特色專科(全國)。<br> 黔南州中醫院逐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管理,購置了日本螺旋CT、電子胃鏡、電子腸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監護系統、大型彩色B超機、X線數字減影系統、數字胃腸機、C型臂X光機、CR系統、人工腎、呼吸機、麻醉機、血液透析機、胸腹、泌尿、婦產、普外、耳鼻喉等美國電視腔鏡系列、臭氧治療頸、腰間盤機等醫療設備,價值3000多萬元。<br> 黔南州中醫院長期以來走中西醫相結合的道路,堅持“依法治院、質量立院、科教興院、人才強院、文化亮院”的辦院方針,加強與兄弟醫院之間的技術協作,人才交流與培訓,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相繼開展了顱內血管支架植入術,胸腔鏡下治療食道癌,縱膈腫瘤、胸腹主動脈瘤切除術,肺動脈瓣狹窄球囊擴張術,嗜絡細胞瘤手術,重癥肌無力手術,內鏡下膽管金屬支架植入術,腎移植術,心臟起博器安置,以及微創外科,斷手(指)、斷肢(趾)再植術,復雜脊柱手術,各種關節置換術等復雜、疑難手術、民族醫學治療皮膚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等。近年來,開展新項目、新技術86項,獲國家、省、州科研成果獎及科技進步獎13項。每年帶教實習學生250多人次,向全州及省內外招收進修人員進修生20多人次/年,至成立碩士生培訓基地以來以先后培養碩士研究生四批,每年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僅2006年10月底前已發表國家級論文20篇,省級論文2篇。<br> 黔南州中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加快人才梯隊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加強醫患溝通,建立健全醫院各項規章制度,豐富醫院文化生活,努力解決病人看病貴,看病難等難題,用“治一個病人,交一個朋友,做一臺手術,出一個精品”的辦院理念打造中醫院品牌,在社會上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同行尊重、社會推薦,僅每年接待省內外專業人士到我院參觀考察學習近千人次,2006年4月醫院新班子上任以來,以“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為主題,現已形成“老專家帶路,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領先,青年骨干緊跟”的可持續發展“人才鏈”。
預約掛號
-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重慶花溪醫院)二級
長江支流花溪河蜿蜒流淌,河畔邊一座現代化醫院矗立于此。歷經40余年的發展、三代花溪醫院人的不懈努力,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是市級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新型城鄉合作醫療、中國人壽、平安保險等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現有職工7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50余人,市區級名中醫2名;實際開放床位650張,設有3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醫院設施設備先進,擁有核磁共振、大型“C”臂、螺旋CT、直線加速器、四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等大中型設備300余臺。相繼榮獲“全國誠信醫院”、“中國百佳示范品牌醫院”、“全國巾幗文明崗”,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青年文明號”、重慶市民“放心藥房”、“重慶市民最信賴的醫療機構”、重慶市“星級護理站”,重慶市首批、巴南區首家“愛嬰醫院”稱號。 醫院醫療業務繁重。年門(急)診量40萬人次、出院人次3萬余人、手術6000余臺次;擁有呼吸內科、泌尿外科、兒科3個區級質量控制中心;腫瘤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康復治療科、心血管內科等重點特色專科;兒科、婦產科已發展為江南地區診療中心,新生兒年生產數居區縣級醫院之首;腫瘤科是江南地區唯一開展腫瘤放射治療的機構。我院是重慶醫科大學臨床教學基地,擁有一流師資隊伍,承擔著重慶醫科大學、三峽聯合大學、重慶護士學校、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教學實習任務。醫院科研學術氛圍濃厚,近年來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市區級項目15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9項,發表論文130余篇、發表SCI論文1篇;榮獲全國醫藥衛生優秀科技成果獎1項、市區級科技成果獎6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2項。 “健康所系,生命所托”,醫院在前進的征程上承載著生命的重托,花溪醫院人飽含著希望與憧憬,發揚團結求實、奉獻創新的精神,為保障百姓健康、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位踞于國家試點小城鎮、長江之濱、依山傍水的白沙鎮,是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綜合性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全國醫療質量、服務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百家百姓放心消費醫院承諾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江津區紅十字急救站;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指導醫院;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市醫學院校、醫院的實習、進修基地。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科室設置齊全,開放床位350張,設有急診、兒科、婦產科、普外、肝膽外科、骨科、腦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中西醫結合科、眼耳鼻咽喉科等20多個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設有放射科、CT室、DR室、檢驗科、特檢科、彩超室、病理科、麻醉科、重癥監護室等,其中,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兒科等為重點專科。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現有職工324人,具有中高級以上的職稱有76人。近五年來,到重慶、成都三甲醫院進修人員達30多人次,人才梯隊逐漸形成,中青年人才成長迅速,專科特色明顯。重慶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專家教授在醫院定期不定期查房、會診、講座、手術等。能開展各種大型手術,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如顱內腫瘤切除、顱內血腫清除、直腸癌根治術、乳腺癌根除術、胃大部及全胃切除、結腸腫瘤切除、食道癌切除、肺癌切除、縱膈腫瘤切除術、脊柱四肢骨折內固定術、骨盆骨折內固定術、人工全髖置換術、椎間盤髓核切除術、脊柱結核病灶清除術、腎盂切開取石術等外科手術;內科系統能診治呼吸、心血管、神經、消化、腎病內科等各種重危急癥和疑難雜癥等。保證了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和醫療安全。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基礎設備齊全,實行微機網絡管理,擁有大批先進高技術醫療設備,如西門子螺旋CT、日本東芝CT、GE四維彩超、韓國麥迪遜三維彩超、西班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鏡、12-導聯心電綜合分析工作站、日本進口DR、彩色腦地形圖機等大型萬元以上設備60余臺(件)。能充分保證醫療、急救、教學等需求。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于2000年1月兼并原慈云鎮衛生院,成立江津市第二人民醫院慈云分院,拓寬了生存發展空間,是江津市級醫院兼并鄉鎮衛生院的第一家,是開先河的工作,為醫院的發展又一里程碑。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本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崇高醫德,全面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受群眾好評和信賴。
預約掛號
-
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二級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地處九龍坡區政治、經濟、商貿、文化中心——楊家坪,始建于1952年,經過5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發展壯大為一所技術實力雄厚、設備先進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衛技人員386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53人,中級職稱96人,師級105人,同時還擁有區內名醫5人,區學科帶頭人12人。開設臨床、醫技等科室30多個,現設床位391張,年門診量約22萬人次,住院病人6000多人次。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多功能為一體,同時還承擔了九龍坡區參加區內專科疾病的會診、搶救、鑒定工作,是區各類體檢、干部保健、企業法人保健定點醫院。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卓越的專業技術團隊:醫院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61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125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43人,九龍坡區名醫4人,擁有多名專家級醫護人員參加區內專家疾病的會診、搶救、鑒定工作,九龍坡區人才實力最強的醫院。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設施設備先進,擁有核磁共振(MRI)、美國GE雙排CT、計算機數字成像系統(CR)、西門子數字X線機(DR)、飛利浦銳影彩超系統、24小時動態心電圖機、大型心電監護工作站、全自動呼吸機、日立70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纖維支氣管鏡、胃鏡、德國“WOLF”牌全套腹腔鏡、碎石機等,為臨床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和醫療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一流的診療環境:醫院為方便患者,開設24小時就診病人的綠色通道。傾力打造人性化服務環境:率先開展二級分診工作,形成了各診室“一醫一患”的個性化服務,從而簡化了就診流程,優化了診療服務。病房設備先進,布局合理,室內設有彩電、空調、獨立衛生間,病員每天均享受熱水淋浴,利于住院患者的治療休養,實行費用“一日清單制”,增加透明度,讓病人明白用藥。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特色醫療優勢明顯:經過多年的發展,醫院在醫療上已形成了以創傷急救和心腦血管為專科特色的重點科系。其中:急診科為區“標準急診科”,骨科、創傷外科為臨床重點專科,內一科為區示范質量管理科室。內科兩個病區分別為市區級“星級護理站”。 九龍坡第一人民醫院是衛生部認定的“國家愛嬰醫院”,重慶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首批工傷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首批重慶市職工生育保險定點醫院,重慶市“十佳”醫院,市級“文明單位”,重慶市交通事故快速搶救機制定點醫院。
預約掛號
-
重慶市涪陵區中醫院(涪陵區中醫院)三級
1.概況醫院成立于1977年4月,是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重慶市示范中醫院;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軍民共建醫院、大坪醫院創傷醫院涪陵分院;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實習醫院。重慶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工傷生育、交通事故、商業保險等定點醫院。是渝東南區域性中醫醫療、急救、教學、科研中心。2014年,原區中山醫院并入。同年12月,由政府投入3.5億、按三甲醫院規模建設的新院投用,形成“一總三分院”格局。2.規模醫院總占地109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672張。3.人才職工604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4人。4.科室設置——院本部(涪陵新區太乙大道38號)。設置有:門診部、中醫館、急救部、婦產科、腦病科、心內科、科、肺病·脾胃病科、骨科、外科、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腎病風濕科。——體育路分院(位于涪陵廣場路64號)。設置有:中醫館(門診部)、康復科、肛腸科、皮膚科、內科。——北斗路分院(涪陵北斗路23號)。設置有:老年病科、心身疾病科。——南門山分院(涪陵人民東路18號)。設置有:綜合內科、血液凈化中心。5.重點和特色專科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腦病科),國家級特色專科2個(針灸康復科、肛腸科),市級重點專科2個(骨科、肺病科),市級特色專科1個(科)。6.先進醫療設備擁有全進口飛利浦1.5T核磁共振、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進口島津DR、飛利浦彩超、德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爾格麻醉機、呼吸機、飛利浦除顫儀、狼牌腹腔鏡等大型的高精診療設備。7.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按衛生信息化建設相關標準,完善了包括HIS、PACS、LIS、RIS系統的建設,分步建成移動醫療、移動護理,逐步實現無紙化醫療、辦公。全院醫療、公共WIFI全覆蓋,實現網絡無縫銜接。裝備德國韋樂海茨自動發藥機,日本湯山分包機,美國特力物流軌道系統,建成集中式靜配中心,實現藥房智慧化。建設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業務覆蓋周邊區縣。8.發展愿景醫院秉承“仁和、厚德、尚學、精術”的宗旨,不斷強化內涵建設,致力打造名醫、名科、名院,以優質的服務、優美的環境,竭誠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健康保障。醫院地址:重慶市涪陵李渡新區太乙大道38號官網網址:http://www.flzyy.com/
預約掛號
-
海口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海口市中醫院位于海口市文明中路113號,是一所二級中醫院,占地面積2.93畝,組建于1958年10月,現有工作人員186人,專業技術人員158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48人;工作用房面積5000平方米。<br> 職能科室有:辦公室、人事科、醫務科、護理部、總務科、財務科、感染科、質控科、投訴科、營銷科、信息科、工會、共青團。<br> 臨床科室設有急診、內、外、婦、兒、骨傷、皮膚、針炙理療、肛腸等9個臨床科室;開設病床100張。急診24小時全天候開放,隨時應診。<br> 醫技科室內設有心電圖室、放射室、功能室、醫學檢驗室、微免檢驗室,擁有美國CE黑白B超、200和500毫安X光機、心電圖及常規檢驗器械等210萬元設備。<br> 在醫療工作中,海口市中醫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致力于提高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醫院堅持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專科專病優勢,骨傷、腦中風、針炙理療等專科在海口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醫院先后被海口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局等上級部門授予市醫療系統文明單位、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單位、雙擁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br> 2005年在海口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在海口市金盤路45號投資建設一家總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集醫療、康復、療養、科研、教學于一體,帶有慈善功能的三級甲等中醫院,目前該項目已動工興建,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新院建成后將以平價醫院的模式運行,擁有500張病床,各類醫務人員800余人,各類型高端檢查檢驗設備齊全。主要為海口地區廣大群眾、農村百姓、五保戶、弱勢人群等群體提供基礎醫療保障服務,可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前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預約掛號
-
海南省第五人民醫院二級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暨海南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是海南省唯一一家集預防、醫療、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省屬大型現代化皮膚性病專科醫院,主要從事皮膚病、性病、艾滋病、麻風病的預防、科研、醫療服務、人才培訓、學術交流等工作。是海南醫學院教學醫院,海南省性病從業人員上崗準入培訓中心,海南省醫療美容從業人員考核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協作建設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和江西中醫學院皮膚病及美容專業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是衛生部指定的性病艾滋病監測點和海南省衛生廳指定的海南省艾滋病免費咨詢檢測和抗病毒治療技術指導及管理中心,醫院性病科 2004 年通過了國家性病規范化門診的驗收。<br><br>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前身是海南省秀英醫院和海南省皮膚性病防治研究所,于 1932 年成立, 2002 年院所合并。全院現有職工 100 多人,擁有一支包括省優專家、碩士、主 任 醫師在內的專業隊伍,預防與治療并重,突出中西醫結合特色,經過多年不斷的研究與探索, 在銀屑病、白癜風、大皰性皮膚病、結締組織病、前列腺疾病、損容性皮膚病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已形成獨有的專科特色 。除臨床醫技科室外,醫院還設有免疫實驗室、皮膚病研究室、性病研究室、真菌實驗室、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等,學術氣氛濃厚,定期與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建立疑難病會診及學術交流,每年舉辦多期省級皮膚病、性病、艾滋病、麻風病診療新進展培訓班。近年來醫院科研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先后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 3 項,國際合作課題項目 1 項,省級科研課題 3 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發表論文 100 多篇,出版專著 10 余部。<br><br>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提倡“愛心仁術,精益求精,齊心協力,奉獻社會”的醫院精神和“誠實守信,始終無間,全面周到,效高質優”的服務宗旨,以實現我們“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皮膚病專科醫院,以崇高的醫德,樹立白衣天使良好形象”的愿景。醫院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巾幗文明崗”、“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支部”、“全省衛生系統優秀護理崗位”、“海南省繼續醫學教育先進集體”、衛生廳“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黨組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口市府城醫院)二級
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醫院創建于1957年,經近五十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府城醫院發展迅速,醫院現占地面積3.2畝,建筑面積14150平方米,設置病床350張,年門診量26萬多次,年住院病人12299人次, 年手術例數2714例,年嬰兒出生4182多例,連續幾年居全省首位,在海府地區有口皆碑。醫院現有職工560余人,其中正高4人(另外聘用三甲醫院專家9人)、副高31人、中級職稱75人,院內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門急診科、中醫科、五官科、皮膚病科、口腔科、影像科、檢驗科、放射科、美容科、眼科、康復科、防保科、老年病科等二十多個專業科室和心腦血管、糖尿病、腎病內科、骨科、脊柱外科等專科專家門診及健全的職能部門。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綜合性醫院,擁有衛生部評比的“愛嬰醫院”、“百姓放心醫院”等光榮稱號,2008年6月被授予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府城醫院是海南省、海口市社保的定點醫院,是海口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二級定點醫院,還是海口市人民醫院合作單位,海口市急救中心120急救站,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省醫學附屬醫院、海南省農墾醫院的合作單位。醫院現有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擁有一批價值2千多萬元的先進醫療設備,其中包括螺旋CT、胃腸造影機、彩超、平板運動心電圖、12導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24小時動態血壓、肺功能檢查儀、經顱多普勒、電子胃鏡、呼吸機、麻醉機、腹腔鏡、體外沖擊波碎石機、胎心中央監護系統、心電監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CR基因檢查儀等全套先進設備。 醫院致力于特色學科的發展方向,近年來對外加大合作力度,對內狠抓質量管理,先后與北京安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合作,長期聘請海府地區三甲醫院專家作技術指導,能夠開展二級綜合醫院全部技術項目和三級醫院部分技術項目,部分設備及技術在二級醫院處于領先水平甚至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醫院嚴格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重視醫院文化建設。根據國家衛生部和省衛生廳的相關規定,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制訂了《府城醫院規章制度匯編》;定期不定期舉辦各種文藝、娛樂活動,竭力打造醫院文化,提出了府城醫院院訓及服務宗旨,通過這些途徑,大大提高了醫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隨著醫院醫療業務的飛躍性發展,醫院的技術力量和服務能力不斷提高,2010年10月海南省衛生廳核定醫院為二級綜合醫院,編制床位擴充至350張。 為緩解業務用房嚴重不足和滿足不斷發展的醫療工作需要,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我院在海口市社保局的支持下,以自身品牌及綜合技術優勢,在海口市瓊山區貨運大道南側選址建設府城醫院工傷康復中心(住院部)項目,建設規模為建筑面積21400㎡,總投資424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將共同開展工傷康復、心血管介入治療等,為中低收入群眾提供高端技術服務,該項目同時申請利用意大利政府貸款引進醫療配套設備,又是海南省第一個意大利政府的扶貧合作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為海口市乃至全省廣大病患者提供優質、高尖端的技術服務,為府城醫院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大大推進海口市瓊山區是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該項目經過幾年的運作,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地基工程及1—9層的建設。歐元貸款引進醫療設備已完成立項審批、考察評估、設備采購招投標工作。
預約掛號
-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實力排名(2017年度)中,居華南區第16位,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生殖醫學居于華南區第2名,健康管理專科居華南區第4名,2018年我院“臨床醫學”成為海南省首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學科。多年來,一直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努力打造集醫療、教學、科研、緊急救援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醫院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積 53畝,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1447張),擁有職工2538人,其中正高職稱154人,副高職稱325人;博士69人,碩士389人。現有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全國候任主委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 1 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優專家8人,海南省領軍人才3人,拔尖人才4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0人,海南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人,“南海系列”育才計劃6人。省級各醫學分會主委 、副主委共 60人。2018年,門急診總診療人次135萬,出院人數5.2萬,手術例數門診69710例、住院17787例。 醫院擁有業務科室 59個、教研室17個、研究機構6個。目前已獲批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急診醫學、腫瘤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專科2個(中醫肝膽病學、針炙科 ),省級重點專(學)科22個, 省級醫學中心 4 個,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1個,入選全國第一批腫瘤(消化系統)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全國第一批無痛分娩試點單位,首批中國創傷培訓CTCT省域基地。 醫院緊跟醫學前沿,努力建設一批重要的科研技術平臺,目前是海南省研究能力最強的醫療機構,正在建設研究型醫院。2011年以來,連續9年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和經費總額均居全省醫療機構首位,數量占全省醫療機構獲批總數的52%。2018年獲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醫院承擔2項科技部課題,3個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擁有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推廣示范中心(海南)、科技部“中-緬區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急救與創傷研究)各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海南省創傷與災難救援研究重點實驗室),還有1個可以獨立招生的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個省政府批準建設的院士工作站——海南省腫瘤學院士工作站(郝希山院士)、海南省創傷院士工作站(付小兵院士),海南省創新藥物臨床評價工程研究中心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心”通過國家備案,建成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貧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立“轉化醫學臨床研究中心”,實現技術創新,使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 醫院已形成“在校教育、研究生及畢業后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體系”。2019年1月,我院以“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申報的博士學位授權點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招生及學位授予資格。現擁有3項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是國家首批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之一。擁有28個國家級、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并軌。醫院同時還是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依托學校“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全科醫學、護理學、中醫學、檢驗醫學等專業醫療實踐教學能力較強。2018年醫學檢驗基地獲批為海南省首家國家住培師資培訓基地,普通外科學、新生兒科獲批為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9年4月獲批海南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 堅持醫院公益性,履行公立醫院職責。成立了全省首家醫聯體,搭建醫聯體心電、影像遠程會診平臺,重視慢病管理,創新糖尿病居家管理模式,讓基層百姓共享優質醫療資源。目前以醫院為龍頭的醫聯體成員單位已達到68家。持續支援南海三沙醫療衛生建設,派醫護人員赴三沙開展駐地幫扶,經過我院多年的幫扶,三沙市人民醫院就診量從2012年716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5251人次。2018年12月正式托管三沙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建設有效助力分級診療,提升了區域整體醫療水平。 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其中,成功舉辦的6期“東盟地區重大熱帶疾病的防治與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學員涉及緬甸、伊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多學科醫學合作關系。 多年來,醫院秉承公立醫院的性質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在省內積極開展各類義診服務、對口支援、下鄉巡回醫療、智力扶貧等活動,認真響應政府精準扶貧號召,深入基層為民服務,榮獲國家“醫療扶貧貢獻獎”。同時主動參與抗臺風搶險等各類突發事件救援工作以及參與“亞洲博鰲論壇年會”、“海南文昌航天火箭發射”、“國家海外撤僑”、“西沙群島海上救援、護航保障、應急演練”等重大政...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