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三級甲等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前身是1935年由寧夏衛生實驗處(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前身)負責組建的寧夏省立醫院。1951年更名為寧夏省人民醫院;1954年更名為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1958年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1962年更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1973年更名為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2008年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八十余載風雨兼程,醫院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考試、培訓等職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占地248.22畝,建筑面積265485平方米。設心腦血管病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院3家直屬分支機構,2012年成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醫院集團,現有41家會員單位。編制床位3500張,設有53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2022年總診療309萬人次,出院15.6萬人次,手術6.5萬人次。平均住院日降至6.47天。 醫院現有職工為5648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911人,有高級職稱1164人,博士176人,碩士1337人。醫院現有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專業技術杰出人才1人,國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5人,自治區特殊津貼16人,寧夏塞上英才4人,塞上名醫11人,寧夏青年科技獎4人,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45人。獲批自治區人才小高地7個。 醫院建有ICU、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呼吸內科、普通外科、急診科、腫瘤科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3個自治區優勢專科。神經病學、臨床檢驗診斷學、普通外科學3個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骨外科學為自治區重點學科。目前在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骨科)、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6個。完成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驗收。先后開展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等多項新技術新業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建有臨床病原微生物和干細胞與再生醫學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醫學3D打印和神經系統疾病診療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中心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精子庫、科研設備管理中心及外科學研究室等多個科研平臺。建有17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和13個自治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獲批骨關節疾病基礎和臨床研究等12個自治區級創新團隊、5個自治區創新中心。醫學實驗中心通過IS015189國家認可委認可。近五年來,獲批科研立項1506項(其中國基金105項)。獲得科研經費合計3.27億元。發表SCI論文918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176.082。獲批自治區科技進步獎37項。授權職務專利282項,發明專利16項。 醫院現有研究生、本科和專科3個教育層次,設有23個學系,承擔20個本科專業教學任務,其中臨床醫學是國家級一流專業,為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設學位點38個。現有國家一流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1個、自治區一流專業3個、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4個、自治區級重點專業群1項、自治區一流教研室3個、自治區級一流課程2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8門,擁有4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臨床醫學ESI連續6年進入全球前1%。 在全院黨員、干部職工的努力下,醫院先后獲醫療扶貧貢獻獎、全國人文愛心醫院、全國人文愛心科室等集體榮譽。多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抗疫先進個人等國家及自治區級表彰。醫院連續四年穩居全國三級甲等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等級。進入“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頂級醫院100強”第89位。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西北地區第4名,25個學科專科聲譽排行榜西北地區名列前五。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時代呼喚新作為。醫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大、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患者滿意、職工滿意的辦院理念,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正常診療,以醫院全面發展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疑難危重疾病臨床診療能力提升和科技創新突破為重點,持續深化“三個轉變”,加快實施“八大體系”發展戰略,扎實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努力朝著“西北一流醫院”目標邁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2023年1月數據)
預約掛號
-
即墨市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即墨市人民醫院創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預防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現占地面積5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總固定資產3.4億元。現有職工1600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214人,其中高級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66人,中級職稱人員593人,初級職稱人員 544人, 開放床位1200張。2013年門診人次109萬人次,出院患者5萬人次,開展手術1.6萬臺次,業務總收入5.9億元。綜合效益指標連續多年位居省同級醫院前茅。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科教興院”戰略,堅持“院有專科,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方向,大力引進開展能帶動全院業務上檔次、上水平的一系列高新醫療技術項目,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效益和社會效益。醫院現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技術協作單位”、“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合作醫院”,是濱洲醫學院非隸屬附屬醫院及濟寧醫學院、濰坊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醫院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創新管理機制。近年來先后推行了醫卡通、全成本核算績效考核工資制、主診醫師負責制、臨床路徑等,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零差價,進一步改善了職工的服務態度,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了全體員工的整體績效,推動了醫院持續、穩定、快速地向前發展。先后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十佳誠信醫院”、 “山東省縣以上醫院行風民主評議活動先進單位”、 “山東省衛生系統文明單位”、“山東省縣級醫院經濟管理先進單位”、“青島市醫院管理年先進單位”、“全國院務公開示范醫院”、山東省衛生系統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范窗口單位”榮譽稱號,被省衛生經濟協會授予2010——2012年度“山東省首批優質和諧平安醫院”、“全省縣(市)級醫院經濟管理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度醫改經驗登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作為青島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為了降低患者看病費用,醫院自2013年2月1日起,全面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真正讓利于民,切實減輕群眾的醫療負擔。
預約掛號
-
新密市婦幼保健院
新密市婦幼保健院是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與一體的婦女兒童專科醫院,承擔全市婦女兒童疾病防治、基層婦幼保健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工作,并承擔著4項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項婦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10余項國家級婦幼衛生科研和監測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任務。醫院占地面積5300㎡,建筑面積1.6萬㎡。開放床位310張,在崗職工348人,擁有宮腔鏡、腹腔鏡、高頻乳腺鉬靶機、新生兒呼吸機、血氣分析儀等專科急診設備。設有婦女醫療保健科、乳腺科、圍產保健康復科、生理產科、病理產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康復科、兒童疾病防治科、宮頸疾病治療中心、乳腺疾病理療中心等40多個專業科室。榮獲國家級愛嬰醫院、全國婦幼健康服務先進集體、河南省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新密市科學育兒基地、全國宮頸癌協作組成員單位、河南省新生兒網絡成員單位、新密市子宮頸癌、乳腺癌防治中心、新密市新生兒疾病治療中心。 醫院全體員工以“關愛女性健康、呵護兒童成長”為己任,踐行“團結、誠信、敬業、創新”醫院精神,以“心愛、德行”為院訓、以“讓服務對象滿意”為目標,圍繞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為全市婦女兒童提供系統的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昌圖縣中心醫院
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不斷滿足病人需求為落腳點”的服務宗旨,實施醫務公開,每門診人均費用、住院人均費用居省內縣級以上醫院最低水平。醫院先后榮獲國家、省、市、縣級榮譽60余項,2010年被國家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2012年被省衛生廳評為“首屆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醫院全體員工時刻以“博愛、誠信、敬業、創新”的團隊精神,精醫厚德,澤潤民生,著力打造遼北領先、全國知名、百姓滿意的區域性醫療中心,為廣大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
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精神病醫院)創建于1953年,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醫院已成為甘肅最大、享譽西北的精神病專科醫院,承擔全省精神病司法鑒定中心、隴東南醫學戒毒中心和天水市精神病社區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國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農村地區試點工作等職能,主要開展各類精神疾病、老年精神病、兒童精神病、癲癇、抑郁癥、神經癥、睡眠障礙等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精神病司法鑒定、各類心理障礙的檢測及治療、心理咨詢熱線、災后人群心理危機干預、中醫針灸理療、醫學戒毒等業務。目前醫院占地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編制700張病床,設置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4個、職能科室16個、司法鑒定所1個。病員來自甘肅全省及周邊省區,年門診量9萬多人次,年住院4200多人次,占全省精神科住院患者總數的三分之一。醫院的醫療技術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正式職工34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0名,占在職職工總數84.55%。衛技人員中有高級職稱27名,中級職稱近百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甘肅省優秀專家1名,天水市“222”跨世紀科技創新人才2名,天水市“1112”科技拔尖人才7名,已形成一支醫術精湛、搭配合理的專科醫療隊伍。醫院的專科醫療設備先進,現配備16排螺旋CT、數字化X線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免疫發光分析儀、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血藥濃度分析儀、5800血球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儀、彩超、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動態腦電信號工作站、腦電地形圖儀、眼動跟蹤檢查儀、腦漲落圖儀、超低頻經顱磁刺激儀、重復經顱磁刺激儀、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儀(ECT)、心理CT等先進專科儀器,醫療設備水平居全省精神科領先地位,臨床用藥水平與東部發達地區精神衛生機構同步。醫院的治療手段豐富,療效顯著。在采用傳統藥物治療精神病的同時,還開展心理、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理療、音樂、體育、勞作、娛樂和生物反饋等綜合治療措施,治療總有效率達95%以上。醫院已形成完整的精神疾病治療康復體系,其中心理科和心身疾病科是“市級重點醫學專科”,精神科是甘肅省精神衛生領域唯一的“省級重點醫學專科”,精神病司法鑒定居全省領先水平,在西北地區享有盛譽。醫院在抑郁癥、神經癥、癲癇、睡眠障礙、心理障礙等疾病的診療方面經驗豐富、療效較高,在中醫慢性病治療和醫學戒毒方面手法獨到、療效確切。醫院秉承“仁愛、奉獻、超越、爭先”的院訓,憑借高水平的醫療技術、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綜合性的治療手段、規范化的經營管理、花園式的就醫環境,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先后獲得全國及全省精神病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甘肅省精神衛生防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重點醫學專科、省級文明單位、甘肅省五一巾幗獎、省級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天水市最具魅力醫院、最具公信力醫院等多項榮譽稱號,在全市衛生系統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多次被評為一等獎。
預約掛號
-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國家愛嬰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為一體。醫院始建于1909年,初為防疫醫院,由“防疫局”資助,設立觀察床數張,工作人員十余名。1945年改為河北省立醫院。1983年改為河北職工醫學院附屬醫院。2005年歸屬河北大學,更名為河北大學附屬醫院,2006年成立河北大學臨床醫學院。歷經20次易名4次選址。 醫院歷經百年滄桑,經過幾代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專業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服務水平較高、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曾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連續五次河北省“文明單位”、河北省首批“百佳醫院”、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殊榮。 醫院編制床位數1500張,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年門診量近70萬人次;收治住院患者5萬余人次,住院手術近2萬例。 醫院設臨床醫技科室47個。中西醫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和河北省重點中醫專科,心臟外科、神經外科、腫瘤科為省級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內科和腎內科為省級醫學重點發展學科;腫瘤內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康復醫學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確定兒科重癥、急診醫學、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和新生兒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腫瘤科為河北省普通高校重點學科。醫院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確立為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劃撥100萬元用于腫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建設。成立保定市唯一一家以生物抗癌為主要治療手段“生物治療中心”。 醫院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390臺(件),其中十萬元以上醫療設備368臺(套),實現了診療手段現代化。 努力研究國內外相關學科發展的新思路、新項目、新技術、新療法,攻克技術難關。以高新技術為突破點,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使醫院的醫療、科研、教學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腹腔鏡、腦室鏡、宮腔鏡等微創技術,血管介入診斷和治療、干細胞診斷和治療、急危重癥搶救等高新技術的大量開展,很好的實現了醫療技術與世界前沿的接軌。 醫院承擔著省、市級多項科研課題,獲得多項省、市科技成果和國家專利;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醫院積極拓展對外交流渠道,與德國、日本、英國 、美國、瑞典等多個國家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并多次舉辦全國和省級各學科專業交流會。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以仁愛、誠信、敬業、創新作為文化內涵建設的中心思想,秉承“為患者、為社會”的服務宗旨,大力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彰顯社會責任,惠及百姓。
預約掛號
-
廣安市廣安區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始建于20世紀40年代。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支持下,全院職工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把年輕的地市醫院建成了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成為廣安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干部保健基地醫院和醫療急救中心,承擔著小平故里460萬人民及周邊群眾的醫療保健重任。如今,為了適應廣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醫院正全力創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預約掛號
-
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二級醫院
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2年,原為梅城區醫院,1987年經安化縣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1995年由湖南省衛生廳正式批準為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同年通過衛生部評審驗收為“二級乙等醫院”,1997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愛嬰醫院”稱號。 醫院位于梅山文化發源地安化縣梅城鎮,東與寧鄉縣毗鄰,南與漣源市交界、西與該縣后鄉及新化相連、北與桃江接壤。二廣高速公路、207國道途經梅城,交通十分便利,是安化前鄉片的經濟文化中心。 建院60年來,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懷扶持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已逐步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康復于一體的縣級綜合性醫院。醫院擔負著安化縣前鄉片和毗鄰縣市65萬余人口的醫療、急救、康復、預防保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任務。醫院現有在職職工463人,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6名、中級職稱157名。醫院功能齊全、科室設置合理,設有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21個、職能科室10個。1998年,安化縣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在該院掛牌,2001年成立“120”急救中心。 醫院占地面積17畝,常年開放病床398張,擁有螺旋CT、DR、彩色B超、電子腹腔鏡、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鈥激光碎石儀、血液透析機、前列腺電切鏡、輸尿管腎鏡、小C臂、電子陰道鏡、婦產科利普刀、纖維喉鏡和鼻內窺鏡、麻醉呼吸機、纖維胃鏡等先進醫療儀器設備。醫院固定資產4000余萬元,業務量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遞增。 醫院擁有肝病、心腦血管病、骨外科、普外科、小兒科、產科急救中心等特色專科,是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單位。醫院依靠嚴謹的管理、精湛的技術、精良的設備、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為安化縣前鄉片及周邊縣、市人民群眾醫療保健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3年,醫院被安化縣委、縣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先進集體”、2004年7月,中華醫院管理協會評為“明明白白看病、醫療優質高效”百姓放心醫院,多次被縣、市衛生局評為“優勝單位”。
預約掛號
-
北京731醫院二級甲等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原航天部)第三研究院,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預備醫院,組建于1943年初,1960年9月從四川遷入北京。醫院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西南地域的中心地帶,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體檢、院前急救八位一體,以心內科、骨科和整形外科為研究重點,內、外、婦、兒、眼、口腔、耳鼻喉、皮膚、中醫、針灸、理療康復醫學等并駕齊驅的大型綜合性醫院。醫院經過50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技術人才密集、臨床學科齊全、儀器設備先進、整體醫療水平較強,在北京西南地區享有較高聲譽的現代化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首批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也是豐臺區和房山區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承擔著豐臺區西南區域傳染病篩查和所在地航天職工及周邊地區二十余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 醫院占地面積12.5萬平方米,醫療區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目前開放床位420張,在崗職工850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醫療技術人員77人。設有心血管中心、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血液病科、普外科、骨外科、腦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兒內、新生兒、眼科、耳鼻喉科、干部病房(老年病專業)、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口腔科、中醫科、皮膚性病科、整形美容科、急診科等28個臨床專業科室,設有檢驗科、放射科、藥劑科、功能科、病理科和營養科等6個醫技科室及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547臺,包括核磁共振、螺旋CT機、彩色多普勒成像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監測儀、動態血壓監測儀、呼吸機、麻醉機、血液透析機、高壓氧艙、移動式C型臂X光機、數字減影X光機、數字胃腸機、電子胃鏡、結腸鏡、電子支氣管鏡、關節鏡、腹腔鏡、膀胱鏡及電切鏡等。 醫院堅持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方針,始終講求人才群體效應和團隊精神,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醫院匯聚北京市各大知名醫院的老專家出診,建立了一支經驗豐富、素質優良、具有突出專科特長的中年技術骨干隊伍,培養了一些基礎扎實、勇于進取、在專業技術領域脫穎而出的后起之秀。 醫院的心血管中心由張寶忠副院長為學術帶頭人,開展的心臟驟停搶救、心源性休克的搶救、冠脈造影、冠脈內支架植入和球囊擴張術等業務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骨科專業在海外歸來的曲龍博士和劉黎亮主任醫師指導下開展工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整形外科由陳志剛博士任學術帶頭人,可以完成國內先進的整形美容手術。 醫院站在發展與建設新的起點,增加教學投入,加強師資培養,增強帶教意識,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將醫、教、研、管理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努力把我院辦成設備條件一流、醫療教學質量一流、服務水平一流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專門成立教研室,并建立仿真人實驗室,不斷加強教學管理,相繼與遼寧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簽約成為其教學醫院。在科技研究、成果轉化、資源共享、學術交流、遠程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做到院校聯合,教學相長。我院堅持“以誠取信、愛崗敬業、博施眾濟、精益求精” 為院訓,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推行個性化護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認可。 醫院結合實際,全力推行“2H”護理服務,即HOME式的溫馨護理模式和HOTEL式的舒適護理模式。在全院各護理單元深化服務理念,以細節服務為切入點,強化護理服務行為,做到服務于病人開口之前,努力為病人營造一個溫馨如家庭的就醫環境。 七三一醫院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西南地域的中心地帶,院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碧綠的湖水,幽靜的假山,洋溢著園林的典雅氣息。醫院將現代化的建筑氛圍融于傳統的醫療風格中,努力為患者營造寬松、舒適、優雅的就醫環境。多次被北京市評為“花園式單位”和“衛生先進單位”。醫院目前年門診量42萬人次,全年住院病人8500人次,年手術病人9000余例,充分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信賴。 全院職工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解放思想,始終把握先進醫學脈搏,不斷改革、創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醫院將繼續用團結協作的精神、奮力拼搏的干勁、開拓創新的智慧和勤奮靈巧的雙手,為把醫院建設成為北京河西地區具有一流環境,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隊伍,一流服務,一流管理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