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研究生導師,國醫大師及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青年名中醫”。 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血液病分會常委。師從國醫大師郭子光先生,全國名老中醫梁冰教授,上海市名老中醫吳正翔教授,廣東省名中醫陳志雄教授,長期從事血液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1)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辨病為中醫“髓毒勞”范疇,總體治療以填精益氣養血,解毒祛瘀抗癌為原則。在此基礎上結合中醫辯證治療,分為脾腎陽虛、肝腎陰虛、熱毒內結三型,分別施以溫補脾腎、滋補肝腎、清熱解毒等治療方法,常收到滿意療效。對相對低危患者,以補益精氣血,調理肝脾腎三陰臟腑為主,配合現代醫學造血刺激治療,盡快恢復血細胞,減少輸血依賴和鐵過載,糾正貧血、感染、出血等,提高生活質量;對相對高危組患者,應用中醫扶正抗癌原則,以中藥、地西他濱、亞砷酸或復方黃黛片,或橋接骨髓移植治療為主,努力提高生存期。 (2)對骨髓增殖疾病提出“肝郁血瘀”的病因病機學說,對真性紅細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分別采用清肝瀉火、涼血化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肝益腎、養血化瘀。在此基礎上針對年輕患者和老年患者的體質特點,既往血栓形成情況,外周血細胞計數,骨髓檢查,基因突變類型等,靈活配合現代醫學治療藥物,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延緩疾病進展。 (3)對免疫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主張分期治療:在激素誘導期,配合清熱涼血,解毒止血治法和藥物;在激素減撤和維持期,以滋陰瀉火,補益肝腎治法和藥物;在停用激素后補益肝脾腎,益氣養陰固表,調和陰陽氣血,以此來減少激素用量、療程和副作用,防止疾病復發難治和遷延不愈,增強患者體質。 (4)對再障貧血主張按“虛勞髓枯”治療,以補腎健脾,填精益髓,益氣養血為原則,遵從“初、中、后、末”不同階段分期治療,分別施以“涼、平、溫、熱”治法和藥物。本病為重癥枯疾,治療時間長,用藥量宜大,喜用血肉有情、大補氣血之品以峻補精血,益氣生血,縮短病程,減少復發。 (5)提出多發性骨髓瘤“腎虛血瘀毒蘊”病因病機學說,臨床采用益腎活血解毒法,療效明顯。對IgG型骨髓瘤多采用溫陽補腎,活血解毒;對IgA型多采用滋陰補腎,活血解毒。對因經濟原因不能應用萬珂或雷那度胺治療者,適當延長常規治療的療程,早期介入砷劑治療,加強維持治療,可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以期提高總生存期。 (6)對急性白血病按照“伏氣溫病”分階段治療,分別采用清熱涼血解毒、益氣養陰解毒等治法。重視清熱解毒中藥、清熱涼血中藥、蟲類解毒中藥、解毒抗癌中藥、補氣養血中藥、滋陰補腎中藥的應用,對緩解病情、消滅殘留白血病、減少復發有較好作用。對老年白血病主張治病留人,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益氣養血,解毒抗癌,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反對單純化療傷正。 (7)對惡性淋巴瘤主張從“脾虛痰毒”入手治療,或健脾化痰,清熱解毒,或健脾化痰,化濕解毒。常用消瘰丸+陳夏六君子湯+蟲類解毒藥。按照年齡、病理類型、預后評分等分層治療,避免治療不及和過度治療。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