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東鋒
康復科 康復醫學科
醫生介紹
黃東鋒,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生學歷。現任世界衛生組織康復合作中心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康復醫學科學科帶頭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物理醫學康復醫學教研室主任、中山醫學院康復治療學系主任。1989年7月于中山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2010年3月~2011年3月美國紐約大學Rusk康復醫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學者。 醫療專長 在腦神經康復和骨關節康復矯形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豐富經驗,特別是對腦血管病、腦外傷、脊柱脊髓損傷、骨關節炎、脊柱側彎、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扁平足等疾病的臨床康復診療。專長于運用各種高新技術和經典康復治療技術在臨床的應用。擔任省保健醫療專家曾參與中央保健會診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在腦神經和骨關節康復方面開展康復機制和運動姿態分析研究。 負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負責省市級重點課題多項。 現負責主持: 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衛生部首批康復醫學專科醫師培訓示范基地; 衛生部腦防委康復治療技術培訓基地;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臨床重點專科; 廣東省人社廳博士后創新基地; 廣東省教育廳聯合研究生培養示范基地; 廣東省科技廳康復醫學與臨床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康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社會兼職 現任: 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學會國際交流委員會亞澳區主任; 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學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兼脊柱脊髓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疼痛康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醫生協會整合醫學專業委員會整合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籌備)主任委員 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協會會長; 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研究會副會長。 曾任: 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第五屆委員、第六屆常委。 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康復醫學教育專委會副主委。 廣東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第六屆常委、第七屆主任委員、第八屆名譽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康復科醫師分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 現還擔任《中國康復醫學雜志》、《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中國神經再生雜志(英文版)》、《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國外醫學-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冊》、《中國康復》等學術雜志編委。 論著 1994年以來發表國家級學術論著100余篇(中國期刊網檢索)。 SCI文章20余篇。 專著 主要著作有《臨床康復醫學》上下冊(主編)、《社區康復適宜技術圖譜》(主編)、美國《綜合水療學第三版》(主譯)、高等醫學院校康復治療學專業教材《運動療法技術學》(副主編)、《實用康復治療技術》(副主編)、北大出版社醫學院校規劃教材《康復醫學》(副主編)等。
醫生擅長
從事臨床康復醫學工作30余年,在康復醫學診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于神經系統疾病康復,如腦血管病及腦外傷、腦癱、脊髓損傷、神經損傷等;骨關節矯形康復,如脊柱側凸、膝關節內外翻、扁平足、馬蹄內翻足、骨關節炎等。對疑難重癥及急性期早期康復醫療處理有很高康復診療能力,能獨立組織和指導高層次臨床康復醫療小組工作(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義肢矯形、言語語言病理學),臨床取得很好的康復診療效果和功能結局。掌握先進的康復醫學功能檢測技術,如三維運動分析、足底壓力分析、平衡分析、認知分析等實驗室技術。積極應用國際新技術在專科疾病的康復治療上,如麥肯基診療、西式手法結合治療性運動技術處理頸腰痛;超聲或/和電刺激定位藥物神經阻滯抗痙攣技術在臨床腦損害患者痙攣狀態的處理;足底壓力測試結合足部康復矯形技術處理扁平足;理療、關節腔內注射及步態姿勢矯正治療膝關節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