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伯平副主任醫師
其他科室
醫生介紹
徐伯平,男,副主任醫師,1956年5月出生,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1978年~1983年就讀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91年到上海進修,師從全國著名肺癌專家劉嘉湘教授,1997年~1999年參加中山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學習。學術兼職:1.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2.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委員3.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主攻學科與特長:畢業后從事對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工作至今,擅長對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大腸癌等惡性腫瘤的中醫治療,熟練地運用中醫的各種方法如內服、熏蒸、霧化吸入、外洗、外敷、灌腸、穴位點壓或敷貼、針灸等,對惡性腫瘤以及在手術、放、化療后出現的各種毒副反應進行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治療化療藥物所導致的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尤其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低下方面有獨到之處,所研制的多種中藥制劑,分別對化療藥物性血管炎、癌性疼痛、放射性皮膚損傷、放射性腸炎、放射性尿道炎等有良好的療效。其主要研究方向:① 用中醫藥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和后遺癥;② 難以接受手術、化療或放療的中晚期癌癥的中醫治療。科研課題:1、肝癌外科手術與介入治療對比研究(分題)—國家科委九.五攻關課題。2、止痛散結膏的研制、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3、中藥防治鼻咽癌不規則放射野所致視路損傷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4、健脾補氣法對肝癌介入前后肝儲備功能的影響—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5、散結方配合放射治療提高晚期鼻咽癌近期療效的臨床研究—腫瘤中心課題。6、輻射防護劑的研制和開發—橫向聯系課題。主要著作:1、《中西醫臨床腫瘤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病學》---廣東人民出版社。3、《肺癌綜合診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主要論文: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要論文有:1、化瘀健脾疏肝法對改善肝癌術后肝功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清熱柔肝法防治肝癌栓塞化療后綜合征的研究—癌癥。3、健脾疏肝法對肝癌加熱栓塞術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廣東醫學。4、養陰清熱方防治急性放射性毒副反應—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5、中藥散結方對鼻咽癌放療增敏的研究—中醫研究。6、養陰清熱法對中醫不同證型鼻咽癌敏感性影響的研究—新中醫。7、鼻咽癌組織雌孕激素受體表達與生物學行為的關系—癌癥。8、中藥酊劑外涂治療癌癥疼痛60例—江蘇中醫。9、大劑量生南星煎服的臨床毒性觀察—新中醫。10、活血化瘀中藥外敷治療局部組織化學藥物性炎癥36例療效觀察—新中醫。
醫生擅長
肝癌、肺癌、鼻咽癌、胃癌、乳腺癌、大腸癌等惡性腫瘤的中醫治療,善于運用中醫的各種方法如內服、熏蒸、霧化吸入、外洗、外敷、灌腸、穴位點壓或敷貼、針灸等,對惡性腫瘤以及在手術、放、化療后出現的各種毒副反應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