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志偉主任醫師
外科
醫生介紹
周志偉,男,主任醫師,教授,胃胰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醫療系(本科)。2007年獲中山大學腫瘤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胰科主任、中山大學胃癌診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專業學會兼職: 廣東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醫學會胃腸外科學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專科醫師分會常委兼秘書廣州抗癌協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專業雜志編委(審稿人)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編委《癌癥》責任編委《消化腫瘤雜志(電子版)》編委《防癌報》“造口之友”專版常務編委《嶺南現代臨床外科》編委中華醫學會《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學術委員會 常委中山大學及腫瘤醫院兼職: 中山大學胃癌診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手術室管理小組副組長門診急診搶救小組副組長海外留學經歷: 2003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皇家Adelaide醫院外科進修學習,從事胃腸腫瘤防治研究工作。臨床醫療經驗:長期從事腹部腫瘤(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腹膜后腫瘤、胃腸間質瘤)、軟組織腫瘤、黑色素瘤等的診斷和治療。在胃癌的手術治療、輔助化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在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的診治及預防結腸癌肝轉移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積極參與造口康復治療工作,極大地提高了造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工作重點是提高胃癌早期診斷率,加強胃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積極開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科學研究經驗:開展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積極開展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基礎及臨床研究,并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探討胃癌新輔助化療適應證及有效的化療方案。開展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療:目前國內較少開展胃癌放化療,有關胃癌放化療仍未達成共識,積極開展局部晚期胃癌放化療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積累經驗,為進一步開展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打下基礎。胃癌分子分型研究: 應用基因芯片、組織芯片等技術并結合臨床,探討胃癌分子分型,為胃癌的預后評估及放療、化療敏感性評估提供依據。教學工作經驗:長期擔任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住院醫師、培訓醫師、進修醫師的教學工作。擔任本科生、碩士生、進修生的理論課授課,培養腫瘤學碩士生、博士生,參加編寫教材《腫瘤學》,2008年榮獲中山大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先進個人。科研獲獎項目:《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措施的研究》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 排名第四中山大學2008年教學成果二等獎 排名第二科研基金: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抑制PREX2逆轉胃腸道間質瘤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耐藥的研究 第一負責人 2013-20162、863計劃(分題): 胃癌分子分型 第一負責人 2012年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人DNA復制起始蛋白相關基因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研究 2012.1-2015.124、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點基金 人DNA復制起始蛋白相關基因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研究 2011.1-2013.12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胃癌中TESTIN基因失活機制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30973398) 2010年1月-2012年12月 夏建川、周志偉6、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腫瘤干細胞與胃癌新輔助化療敏感性關系的研究(2008B030301103) 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周志偉 王國強 詹友慶 劉少軍 陳功主編或編寫專著: 1、《個體化醫學原則》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年1月 編委2、《胃癌》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2年3月 編委3、《臨床腫瘤學》第三版 科學出版社 2010年 編委4、《中國現代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國際比較》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9年 編委5、《社區防癌健康教育》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主編6、《社區腫瘤學》 科學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2008年第2版 編委7、《結直腸癌》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年第1版 編委8、《結直腸腫瘤——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編寫9、《腫瘤學——專題講座》 鄭州大學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編寫10、《造口康復治療——理論與實踐》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主編11、《臨床腫瘤學》 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005年第2版 編委12、《大腸癌》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編委13、《實用中西醫結合腫瘤學》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主編14、《新編老年醫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編寫
醫生擅長
長期從事腹部腫瘤(胃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胃腸間質瘤、腹膜后腫瘤)、軟組織腫瘤、黑色素瘤等的診斷和治療。在胃癌的手術治療、輔助化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