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聰亞副主任醫師
其他科室
醫生介紹
2003年7月于重慶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工作。現擔任《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和《中華全科醫學雜志》編委,《中華心血管病雜志》審稿人。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與科研工作,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參編譯著:《赫斯特心臟病學》、《TOPOL心血管病學 第三版》。
參編專著:《經橈動脈冠心病介入治療》、《血管內超聲臨床應用與實踐》、《防栓抗栓——現代治療策略》、《現代心肺復蘇》、《心房顫動—現代認識與策略》、《冠心病介入治療疑難問題——造影劑》、《冠脈超聲圖譜》等。
科研上,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2006年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計劃資助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RAS在慢性房顫心房重構中的作用機制及RAS抑制劑干預的試驗研究。
近年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篇。
主要論著:1. Protective Role of Stati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ged >=75 Years With Low LDL-C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giology. 2013;2.高齡糖尿病合并心房顫動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與頸動脈硬化關系的研究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3.他汀類藥物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患者介入術后的心肌保護作用.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 4.他汀類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介入術后的心肌保護作用.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 5. 心肌營養素-1與心血管系統關系的研究進展.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1. 6. 高敏C反應蛋白對心房顫動患者電復律后再發的預測.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8. 7. 80歲以上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 8..心肌營養素-1在心肌梗死后大鼠重塑心肌中的表達及意義.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5. 9.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gp130基因異常表達的意義及氯沙坦干預的影響.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32(5),225-228.等。
首都醫科大學心內科系副教授,現擔任《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和《中華全科醫學雜志》編委,《中華心血管病雜志》審稿人。
醫生擅長
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