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秀軍
介入醫學科 醫技科
醫生介紹
楊秀軍,男,主任醫師,1965年生,中共黨員,中華醫學會會員,上海市醫學會介入放射學組成員。1990年6月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并留校在湘雅醫院放射科工作;1992年考取該校碩士研究生,1995年6月畢業、獲得影像醫學碩士學位,同年7月引進至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工作,2000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2003年1月引進至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任放射科主任。已主編專著2部,參編專著5部,發表醫學論文50余篇;完成衛生部課題一項,獲得上海市科技成果一項。 自幼師從家父學習中國民間醫學,對疾病的診、治、養有其獨到的見解;已從事放射診斷和介入醫學醫、教、研工作12年余,有多年管理、主持介入病房工作經驗,擅長神經影像學、腹部CT/MRI、三維影像學和腫瘤、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療,尤其在惡性腫瘤結合介入治療的規范化、綜合治療方面頗有研究。工作中自始至終想病家所想、急病家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乃其工作風范,頗得病家與社會的好評其已完成各類介入性微創治療1500余例,主要涉及肝癌、腎癌、胃癌、肺癌、食管癌、頭頸及婦科腫瘤和門脈高壓癥、血管畸形、動脈瘤、難治性鼻衄、腦與股骨頭缺血性疾病等,使眾多患者無須“開刀”和承擔巨大手術風險就獲得甚至優于傳統療法的治療效果。這里的介入療法是指在影像導向下采用高新技術把藥物、栓塞材料直接送到病灶局部或者直接于病灶內進行疾病的靶向治療,是一門介于內、外科之間的全新醫學診療技術和體系;其主要包括血管內靶向藥物灌注、栓塞、溶栓、血管成形、內支架治療和直接組織、病變切除、化療、引流、整形、微波、激光等診療技術。介入治療具有定位準確、見效快、療效可靠、可重復性強、住院時間短和微創性等特點,其可作為腫瘤外科切除術前輔助性治療和無法切除病變的姑息性甚至根治性治療手段,也可應用于急診醫學處理尤其各種原因(術后、外傷等)導致的難治性臟器出血(如大咯血、人流后陰道出血、脾破裂等)的治療,并在疾病治療的同時可獲取組織病理學、細菌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等生命信息,為進一步的醫學診斷與合理治療提供決策依據。
醫生擅長
神經影像學、腹部CT/MRI、三維影像學和腫瘤、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