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新華
呼吸科 內科
醫生介紹
賈新華,男,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博士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年名中醫”。 現任職山東中醫藥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感染與危重癥研究室主任,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副主任,山東省中醫肺病學“泰山學者”崗位骨干成員,山東省第一批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繼承人。學術方面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肺系病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中醫師分會肺系病專業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呼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近20年來,工作上勤懇敬業,受到患者的好評,并多次被醫院、濟南市衛生局所表彰。專業方面精益求精,對于疑難病、呼吸危重癥的治療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2010年前往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進修學習半年,2015年10月-2016年9月前往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訪學一年,并獲博士后工作經歷,期間不僅在現代醫學方面進行了較多的交流學習,同時與紐約、波士頓地區的諸多中醫從業者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學術方面師從“泰山學者”張偉教授,在間質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復雜呼吸系統感染、肺癌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上有了獨到的心得。臨床工作近20年來,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充分認識到現代醫學與中醫學的優勢及其不足,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努力將治療療效最大化。臨床處方用藥中尤其重視經典方劑、經典理論的運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用經典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心得體會。 在間質性肺病的治療上,充分理解《難經》所講“損其肺者,益其氣”的理論,在該病的治療中尤為重視益氣、行氣,在大劑量應用益氣藥物的基礎上聯合辨病用藥“雷公藤”,能較好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并申報了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病程中氣運失常理論的研究”。 在哮喘的治療上雖然古代中醫有“內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的說法,但實際工作中發現中醫中藥在治療哮喘的急性發作期以及緩解期均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急性發作期以“定喘湯”為代表的經典方劑,在臨床上靈活應用,可以使眾多的哮喘患者擺脫糖皮質激素的困擾;緩解期患者“腎不納氣”為主要病機,補腎納氣的一系列經典方劑可使患者長時間保持穩定,完全可以達到正常人群的運動能力。 現代醫學方面同樣不懈追求,在呼吸影像方面有著較深的理解,對于早期肺癌的診斷、肺部小結節的篩查、肺部少見疾病的影像學判斷等方面給予了較多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介入手段的不斷豐富提高,疾病的診治方法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賈新華教授在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訪學期間著重觀摩學習了氣管鏡介入、電磁導航等一系列較為先進的診療技術,并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帶回了國內,提高了疾病的診斷率,帶動了科室業務水平的提高。 工作以來先后9次獲得各種科研獎勵,其中中華中醫藥學會二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三項;山東省醫學會、中醫藥學會獎勵各1項,并在各種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現主持課題4項,參與課題4項。
醫生擅長
肺癌、支氣管炎、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肺栓塞、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