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鳴
骨科 手足外科
醫生介紹
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比利時新魯汶大學醫學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副院長。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哈爾濱醫科大學優勢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首屆“龍江名醫”,曾連續兩屆擔任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現任黑龍江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分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耳鼻咽喉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全國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家委員會全國委員;《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等多種雜志編委,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九版)編委。國家衛計委咽喉內鏡診療技術專家組專家,教材編委。 1985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三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攻咽喉疾病及頭頸部良惡性腫瘤,包括規范化手術治療甲狀腺癌及其他頸部包塊,鼻內鏡技術治療鼻腔鼻竇良惡性腫瘤,微創技術治療成人及兒童鼾癥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聲音嘶啞。 1995年開始在比利時新魯汶大學(UCL)醫學院附屬Mont-Godinne醫院進修學習。隨后在新魯汶大學教授,歐洲喉科學會(ELS)秘書長Remacle教授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PhD),2005年5月完成博士后工作。同年6月通過省人事廳“綠色通道”回國工作。 在國外10年期間, 潛心研究西方國家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的現代理念, 對病人的治療提倡人性化,個性化。多次應邀參加在美國,英國,法國,挪威及比利時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并大會發言。曾獲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頒發的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獎(1996年),和美國頭頸外科聯合會頒發的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 獎(1998年)。 2005年歸國后,積極推進黑龍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亞專科發展進程,帶領學科在省內率先實現專科化診療。開展頭頸腫瘤的臨床治療和相關專業基礎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市級科研項目10余項。相關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分別于2011年和2017年兩次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省衛計委科技成果一等獎,多次獲哈醫大及黑龍江省醫療新技術獎,自主研發的《醫用開口器胸托》和《多功能喉部壓迫固定裝置》分別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醫用開口器胸托在咽部手術的應用”于2011年獲哈醫大新技術一等獎以及黑龍江省衛計委新技術一等獎,該技術已在多家醫院臨床應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應邀在國內三甲醫院舉辦的國家和省級繼續教育學班上進行講座,連續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喉部良惡性腫瘤微創治療學習班,積極倡導頭頸腫瘤及喉部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發現并命名一個新的喉腔解剖部位,“會厭結節下凹陷”,填補了喉癌微創治療的部分理論空白,完善了會厭癌微創精細化手術技術,該內容被納入國家內鏡診療技術臨床應用規劃教材《咽喉內鏡診療技術》一書(人民衛生出版社)。多年來,先后獲得黑龍江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黑龍江省留學人員“報國獎”、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CODA)第四屆《名醫獎》以及入選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專業技術高層次優秀人才庫成員,2018年8月成功協辦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社舉辦的“2017年全國頭頸外科年會”。
醫生擅長
擅長耳鼻咽喉-頭頸部疾病:顯微手術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聲音嘶啞;喉癌及甲狀腺癌等頸部良、惡性包塊;鼻內鏡技術治療鼻/鼻竇良惡性腫瘤;微創手術治療因咽喉和鼻腔結構異常引起的成人及兒童鼾癥。